2) 知识分子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 改开后有人非毛、反毛,包括说毛泽东爱“整”知识分子。照此说法,孙瑜和赵丹就成了最先挨“整”的人——这是对党和毛主席知识分子政策的误解、甚至污蔑。
A.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 孙瑜和赵丹都是名人、都是好人,而且还都曾在反帝反封建事业中做出过贡献。但他们刚解放时的世界观无疑是资产阶级的——这不但是意识形态的规律所决定的,而且也已经被孙瑜和赵丹“好心地”策划和修改电影《武训传》剧本,却闭门造车、弄巧成拙的行为所证明。他们的职责恰好是以艺术手段来宣传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只是那时他们还不懂),这就决定了他们只有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改造过程,才能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才能适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为什么在批判电影《武训传》之后,毛主席还特别关心孙瑜和赵丹,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继续改进,以及为什么周总理还特意嘱咐:批判电影《武训传》是希望新解放区的知识分子认真学习,提高思想水平,中央对事不对人。
在解放初的三大民主运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中,毛主席提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对于完成我国民主改革和实行工业化,极为重要:
“……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我们预祝这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能够在稳步前进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1951年10月23日
这场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于一年后结束。到1952年秋(正值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前后),全国已有91%高校教职员、80%大学生和75%中学教师参加了学习,开始转变立场、接受马克思主义,批判旧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
在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毛主席再次提出希望知识分子转变世界观:
“广大知识分子虽然已经有了进步,但是不应当因此自满。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前进,在为人民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顿,更不要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1957年2月
一个月后,毛主席在天津市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说(三月十七日):
“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这两家的思想斗争。在社会科学领域,小资产阶级算不算一家?当然也可以算一家。但是小资产阶级在基本点上,它是同资产阶级是一家的,它属于资产阶级那个范畴里头的。”
再过一个月,毛主席进而指出必须有一个过程,才能帮助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
“……过去五百万知识分子所依附的经济基础,现在垮了。有人说,私有制没有了,还有什么两面性呢?这是不对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五百万知识分子吃工农的饭,吃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饭。现在知识分子有些不自觉,他们的墙角(经济基础)早已挖空了,旧的经济基础没有了,但他们的头脑没有变过来,毛已经附在新皮上,但思想还是认为马列主义不好。马列主义世界观不要强强迫人家信,要人家相信,要有一个过程。”
《毛泽东传》上卷,第672页
B.为何要强调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 前面说到,革命干部、工农群众和一切知识分子都需要改造世界观。但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呢?这个问题极其重要,笔者不敢信口开河,现根据老知识分子邢家鲤一篇讲话文稿中的要点整理展开如下,与读者共同探讨几条道理:
旧知识分子问题
新中国刚成立时共产党员总数为448万,其中只有14000人读过大学、占旧中国30万大学毕业生的0.47%(不到200分之一),即使读过高中、初中的党员分别也只有3万和10万,说明绝大部分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并未确定共产主义信仰。
绝大多数旧知识分子,事实上也像编导演《武训传》的孙瑜、赵丹那样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护新中国。但他们以前接受的是旧教育,又大多出身于旧家庭,尤其是大多人曾以知识分子身份服务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制度,在未曾参加革命、未曾接受马列主义教育之前,其世界观毫无疑问是资产阶级的。
到了新社会,尤其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旧知识分子改而附在“社会主义这张皮”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担任人民的“先生”了。为此,他们又必须“先当学生”,批判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旧知识分子若不改造其世界观,那就势必与社会主义事业格格不入:一方面,他们个人无法在教育、文艺、新闻、宣传等思想领域,或在各种政治、经济、企业等管理领域中服务并获得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将因缺乏足够的知识分子而遇到困难。
新知识分子问题
首先,大批教材仍然充斥着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其次,大批教员本人都是旧知识分子,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造好;最后是学生本人的家庭出身,在解放初期也仍然以剥削阶级的居多。即使出身在劳动人民家庭,也未必就能从家庭影响中获得无产阶级世界观。加上社会上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新知识分子仍然有着长期改造世界观的艰巨任务。
事实上,相当比例的旧知识分子都曾在毛泽东时代努力改造世界观。他们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和文字材料,现在读来思想水平都很高,令人敬仰。与许多新知识分子的文字相比,后者反而常有大批人满脑子剥削阶级世界观。这虽然是改开以来的观察,但足以证明:新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任务并不比旧知识分子轻松。
改开新知识分子
改开以来,相当一大批新旧知识分子,暴露出其未经改造的世界观,大肆鼓吹普世价值,为私有化鸣锣开道。他们或在教育领域、或在文艺领域、或在新闻宣传等思想领域,以资产阶级或剥削阶级世界观,影响着年轻的一代。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所培养出的大中院校毕业生,我们暂且称作改开新知识分子。
在刚刚离开学校时,改开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几乎都是资产阶级的;在参加工作之后,多数也未能获得改造世界观的正确引导。但在私有化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以及日趋激烈的阶级斗争逐渐暴露之后,有些改开新知识分子开始学习马列毛,开始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而且这样的改开新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了。
工人阶级不会变
“现在经常宣传某个工人经过如何的经历变成了一个老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个资本家背后必须有一大帮工人,一个资本家骑在一个工人头上是发不了财的。一个下岗工人由工人变成了资本家,必然同时有几十个、上百个老百姓变成工人,工人始终是大多数。这决定了工人阶级不可能通过一个个单个的工人成为资本家的方式来获得本阶级的解放,唯一的解放方式就是消灭资产阶级、消灭雇佣劳动、消灭私有制,这样才能获得整个阶级的解放。”
因此,邢家鲤老先生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不会变!下面我们将会谈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问题,那时还将回到邢老先生的这句话。
C.为何常常“做法粗糙、伤人”?
在五十年代,毛主席要求领导干部改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明确指出:“思想改造是必要的……。但是在做法上有些粗糙,伤了一些人,这是不好的。”
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单位的领导,会在知识分子工作中“做法粗糙、伤人”呢?
我们整个民族都在前进,即使是主持知识分子思想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他们所发展的积极分子们,也只是比他们的工作对象早几年走上了革命工作岗位——他们也都需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包括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此外,他们大多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思想工作,也都没有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来改进工作。
当然,还有的干部自己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不能正确对待真心诚意的知识分子;有的甚至还打击报复提意见的知识分子,这样的干部在文革中往往都受到了冲击。对待知识分子的这些态度当然是不对的,本开篇在第八章还将再回到这个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