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生到深入群众的知识分子:《创业史》人物析

时间: 2014-10-10 15:29:17
栏目: 文艺先锋
话题:

从书生到深入群众的知识分子

——《创业史》中的农技员韩培生人物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进步青年网 在柳青的《创业史》中,农技员韩培生直到第二十章才出现,此时,本书的主人公——梁生宝已经到终南山中去割竹子了。 当欢喜(任志光)在车站接到韩培生的时候,从县政府来的韩培生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有着“白白净净的知识分子的脸盘”,带着一大挎包书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而这一大挎包书也让没上过学的欢喜很是尊敬韩培生,深信他必然是一个有学识的人。在到了住所、听过了欢喜对当地情况的介绍之后,韩培生和很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顾不上仆仆风尘,满怀着激情投身到生产实践当中去。 得知县里的农技员来了,忙着农活的人们都很好奇,都不知道这个从县城来的白白净净、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将怎样指导当地的生产。还不熟悉农村中每个人的情况的韩培生,在田间地头,看到很多人对他讲的东西很感兴趣,顿时干劲十足,把他知道的、和他认为农民们需要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身旁的人们。 虽然他说得起劲,但是身旁的农民们并不买账:“他把咱人老三辈子的庄稼活,说得不值一个麻钱!”“你看看,他像不像个走江湖卖膏药的?……”韩培生不知道,在群众当中,即便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也不能一下子都用“科学”来替代传统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是农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要让他们一下子接受新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和对他冷嘲热讽了一番的农民们解释清楚之后,一个面貌和善的老者一直对最新技术很感兴趣。年轻的韩培生对这位老者很是热心,又讲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不知道,这位积极的老者就是“互助组的敌人”富农郭世富,站在一旁不说话的,则是富裕中农姚士杰。还不真正了解农村情况、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斗争的韩培生,第一次下田就体味到了农村中斗争的复杂性和冲突的尖锐性。末了,他警告自己:“注意你的书呆子气!不要光从表面上看人!……书生同志!” 韩培生第二次出现,是在劝说王瞎子的时候。王瞎子在互助组和“单干户”们的斗争中,很是害怕自己家的生禄退出互助组,如果这样,他家的生活将没有着落。欢喜没有办法,只好去请他认为有见识的韩培生。韩培生来到王瞎子家,并不嫌弃他家脏,直接坐在炕上和王瞎子聊天。韩培生虽然用很亲切的语气和王瞎子聊天,但话语中总是透着宣传性的词汇和味道,并没有真正用农民们能接受的语言,柳青用了“教育”和“宣传”这两个词来对韩培生进行描述,也是恰如其分。最后,韩培生的思想工作当然没有做成,在我看来,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仅仅因为王瞎子是个老顽固,韩培生身上的书生气也是导致这样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转眼间,到了1953年的春天。在柳青看来,这个春天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一五计划开始了。在陕西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柳青,或者说蛤蟆滩的人们,对新的时代充满向往——纵然是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称王称帝的历史人物,也没有搞过类似的事情。新的春天,代表着新事物的诞生,代表着新的起点。 和农民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韩培生和大家的生疏感渐渐消除,也和大家渐渐熟悉起来。蛤蟆滩的人们也不像以前那样叫他“韩同志”,而是叫他“老韩”——韩培生知道,“在农村,群众们把党和政府派下来的干部,不管年纪大小、职位高低,统称老张、老李或老王的时候,那里头已经带着了解、亲热和尊敬的混合意味了。”而在和这些农村的群众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韩培生虽然饮食生活上艰苦些,但在精神上却十分愉快。这种环境是可以鼓舞人的,而对于韩培生来讲,他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生活在梁生宝家的韩培生,受到梁生宝母亲的盛情款待——帮着韩培生洗衣服、补袜子,很认真地帮他看着从县城里带来的书籍和装在玻璃盒子里的标本——对待这些东西,她“比敬神用的东西还要严肃”。这样的关心和爱护让韩培生很是感动,也有一些不安。但是,最让他难受的却是,在春荒的时候,家里人都吃不到细粮,老妈妈却给他隔两天做一顿面条吃。这是让他在精神上很痛苦的,“远不如和大伙一同吃玉米糊糊、青稞饼子和小米稀饭舒服”。在经过和生宝妈妈的“斗争”之后,韩培生终于让她同意今后不给他单开小灶了。而生宝妈妈还是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爱护着韩培生,她自言自语道:“唉唉!在城里吃肉哩,吃菜哩。下乡来和穷庄稼人一块吃青稞哩,吃玉米哩。还不是为了穷庄稼人光景好过吗?……” 韩培生听到这些话之后,不仅对生宝妈妈更加敬佩,而且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这样的重担下,他更加注意和当地群众的结合,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对农业合作化的态度。 对互助组一直比较怀疑的梁三老汉,也和韩培生有过交流。虽然在表面上并不关心互助组,对梁生宝冷嘲热讽——称他是“梁伟人”,但是,老汉依然在心底里关心着互助组的事情。“有几次,黄昏的时候,农技员发现生宝的继父不在草棚院。他出街门去看,老汉独自一个人,秘密去看互助组的扁蒲秧。”而在土改的时候,老人家也是这样。 对互助组来说,梁三老汉的问题不大,他在心里还是支持梁生宝的。而有可能让互助组解体的可能是梁生禄、王瞎子等人。在经过对这些在中间摇摆的人的考察之后,韩培生决定首先争取梁生禄。但是,这却遭到了和他一起干活的欢喜的反对——欢喜依然认为像梁生禄这样的中农是靠不住的。但是,韩培生结合中央发出的团结中农的政策,尝试着和梁生禄交流。这回他吸取了以前做群众工作的教训,从生活聊起,最终打开了梁生禄的心结,这个中年人在韩培生诚恳的谈心中,做出了“一心不二”的保证。 就在这时,王瞎子的儿子拴拴在山上割竹子时脚被竹茬扎破,化脓了。王瞎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怪罪起带着拴拴上山的梁生宝。第二天,王瞎子带着儿子退出互助组,梁大老汉也退出,而梁大老汉的儿子——前些天还信誓旦旦向韩培生做出保证的梁生禄,这时也反映出中农所特有的两面性,跟着父亲退出了互助组。 互助组发生分裂之后,韩培生,这个知识分子十分难受,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受挫,也是为自己尚未谋面的朋友——梁生宝难受。在这里,作者介绍了韩培生的出身——他是富裕中农的儿子,但是他到了蛤蟆滩之后,却打心眼里看不起富裕中农。在遇到这些困难之后,韩培生想到了求助于乡党委书记,但是书记因为工作繁忙,蛤蟆滩的事情还是只能由他来撑着。在这样的困难面前,韩培生并没有退缩,而当时的情况也让他无路可退。在多次思考之后,他终于明白:“革命本身就是很吃力的!” 后来,互助组人心不稳,很多人都有解散互助组的想法和打算。但是,梁生宝——互助组的主心骨还没有回来,韩培生也很难撑住局面。梁三老汉就说:“等俺的梁伟人回来看吧!……”就在这时,黄堡区委书记王佐明给韩培生寄来一封信,要求他立刻到别处开展治虫工作。在教过欢喜如何防虫灭虫之后,韩培生背起行囊,准备奔赴新的战场。这个时候,“不要说生宝他妈,连欢喜他妈和任老四婆娘,都到梁三老汉草棚院,来和农技员惜别。妇女们大大称赞韩培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不眼高、瞧得起穷庄稼人。这时梁三老汉把一个大拇指头举得高高,说:‘共产党!共产党!……’”这虽然让还不是共产党员的韩培生很不习惯,但也充分说明,农民们对这个农技员还是充分肯定的。 就在临走的时候,韩培生遇到了刚刚从山里来的梁生宝。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一起去看秧苗,晚上聊天。而这时的韩培生,更加认识到,看一个人是否先进,绝对不能只是看出身。很多人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也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梁生宝就是这样的典型。 自从韩培生走了之后,他在小说中就没有再出现。可以说,韩培生在《创业史》中是一个完全的配角。在梁生宝上山割竹子的时候,韩培生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梁生宝的角色——互助组里,除了梁生宝,并没有人能担起这样的担子,但是韩培生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同时用他自己对老乡们深深的爱,艰苦地维持着互助组,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互助组稳定下来。 韩培生来到蛤蟆滩的时候,清明节已经过去,走的时候则是在五月中旬。他在蛤蟆滩仅仅待了一个多月。但是,在这一个月里,韩培生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他从一个白白净净、一脸书生气的知识分子逐步开始和地地道道的农民相结合,向他们学习。之所以他能这样做,一方面是他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和农民接触本来也没有什么障碍;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在过去的二十年革命战争中,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踏开了一条和劳动人民在一起的道路;全国解放后,这条路就变成千百万知识分子的共同道路了。……只有沿着这条道路,才有自己的光明前途。” 在这篇小说中,韩培生可以说是以一个外来者的形象出现的。但是,这个外来者和《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小说中的外来者不同,他不是带着马列主义来的,不是带着现代思想的旧秩序的破坏者。相反,我认为,韩培生到蛤蟆滩是来学习的。他从一个很有些小资情调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真正和农民、和群众紧密结合的知识分子,在蛤蟆滩的经历是他人生转折和成长的重要一环。而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走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也正是许许多多知识分子共同的想法。而在普通的工人和农民中,这些知识分子看到的,不再是老百姓的愚昧和无知,冷漠和绝望,而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很多知识分子走向了和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他们中的大多数,带来的是技术和知识,也有像柳青这样,为农民而写作的人。韩培生应当算是前者。我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乐于和群众相结合,乐于奉献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他在做工作的时候,特别是做群众工作的时候,还显得很稚嫩,对农村的斗争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已经在思考如何做好工作,让群众都满意,这就为他这样的知识分子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同时,对于我们来讲,韩培生可能是《创业史》中距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一个人物形象——毕竟他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知识分子。对于现在的知识分子,真正能和群众相结合的太少,而和群众结合,至少是了解群众,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功课。《创业史》等建国后二十七年的著作,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受到欢迎的文艺,则是来源于最广大人民的生活。写人民的故事,为人民写故事,对于新时期的我们来讲,依然是值得坚持和必须坚持的。像柳青这样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生活,才能写出受欢迎的作品,也才能写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