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上的讨论-1:关于人性

时间: 2014-11-10 10:31:58
栏目: 理论学习
话题:

来源:QM学社

一些同学提到人性自私论的问题,往往很多都是受西方经济学干扰的。首先西方经济学并不是证明人性是自私的,而是强制假设人性是自私的。为什么它要这样做,这个和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有关。大家可以思考其目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分析"人性"这个问题呢?

首先如果人性是自私的,恰恰同时证明了人性也不是自私的,这样人性论就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大家思考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有白天呢?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有黑夜,试想,如果始终是白天,没有黑夜,那么人们是不会有白天这个概念的,同样是不可能有黑夜的;而没有黑夜作对比,人们怎么能认识白天呢?那么为什么有自私的概念呢?那是因为世界上有无私,如果人性是自私的,不存在无私,那就恰恰证明自私是不存在的,那么就无法证明人性是自私的,那么人性论就是自己的一个自我的矛盾循环。可见人性不都是自私的。

那么关于人性到底是怎样的呢?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对人性进行了科学的考察?人生下来没有什么社会意识,人的社会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同的人在社会中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也就是属于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的主导思想,即意识形态是对立的,互相斗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的看法态度完全不一样,比如房价上涨,老百姓非常烦恼,憎恨。而像任志强,潘石屹这样的大房地产商却希望房价越高越好,涨得越快越好!所以不同时代的人的所谓"人性"是不一样的,同一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性"也是不一样的,有些时代人人为公,大公无私,像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雷锋这样的人不断涌现;有些时代却欺骗盛行,人的眼中只有金钱,损人利己。一句话,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的,这个是不难理解的。

总之,人性的善或恶,自私或无私,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马克思不去假设"人性",在马克思那里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人性,而是推理出来了人的社会属性。不像有些人,主张人性本恶,但却是有偏向的,只认为官员的人性本恶,只要求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限制官员的权力,却故意完全忽视资本家的人性本恶,以便让官员听命于资本家。而绝不要求加强对资本家的限制,也绝不要求加强对资本家及其手下对工人们的权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