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为迷茫但理想不灭的同学转)

时间: 2014-02-21 08:00:56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大学观察】
一路走来
文展休

我是一个出身在农村的孩子,可能由于父母的教导和自身性格等原因,我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在学习上基本是不用父母怎么操心的,从小学到中学可以说过得顺风顺水,高考的时候也考取了一个比较好的大学。
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我来说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我人生中一段最为美好的时光,在这里美好的意味不是指大学生活很有意思,而是很有意义。我想,大学生活教给我最为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就是如何认识并改变(哪怕很微不足道)你所处的现实世界——不仅是自然,更是现实社会。所以,在象牙塔里,在美丽的校园里,对知识的渴求使得我不再只是和牛顿和爱因斯坦打交道,不只是和积分公式和程序代码亲近,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泛的领域,而大学本身则为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最为方便的渠道。
记得我有次机会到我国中部某省某市的地方做社会采风,起先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带着长见识的目的去的,最后的结果也确实让我长了很多见识,不过不是令我感到十分愉快的见识,而是令我感到十分沉重和困惑的见识。当我听到市井深巷中一位老者述说着生活的艰辛、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时,我是很震撼的。虽然我出身在农村,知道父母和周围的乡亲们的生活也不容易,但内心里还抱着对未来对社会比较乐观的想法,而那次还是让我前所未有地吃惊,可以说对我以前的幻想是一个很好的打击,但也是一件好事情。从那以后,我开始陷入了一个困惑的时期,不过随着阅历增多,这种困惑是越来越少了,这其中的过程也很坎坷复杂,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随着认识的深入,我发现去思考那些社会现实问题其实和自己的亲身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考上大学以来,我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的处境很优越,未来也会有比较稳定的着落。另一方面,每次我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没有“好好学习”,而是比较喜欢玩,我就会感到“不爽”。后来也逐渐理解了些什么,不再对他们说“你们不好好学习就没有好出息了”,而是说“不管考试成绩如何,首先要懂得父母的艰辛,学好真正的本领就行”。因为我知道,像农村这么多孩子“不爱学习”根本上不是他们个人的过错,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教育资源不断地集中于城市,农村孩子拿什么去跟城里孩子竞争呢?而且,那种上学就能一下子改变命运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狭窄了,十几年前你只要上个中专,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工作,而现在大学生满地都是,出来一年的工资还不够一年学费,甚至“毕业即失业”,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尽管如此,我的那些乡亲们还是会含辛茹苦地供孩子坚持上学、提升文化水平,毕竟希望只能寄托在孩子身上,混出去、逃离农村总比“没出息就回家种田”强,子女有出息就成了唯一的安慰和期望(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么“奢望”)。而我有时候就忍不住去想,就中国几亿的农民百姓来说,能够有多大比例的子女有出息呢?我上了好大学,成为一个幸运儿,以后有出息了,我父母的生活肯定会比以前要改善许多,但是那些不那么幸运的同龄人呢,他们的父母呢?依然是老样子!许多亲戚的家境也不会因为我的出息能够改变多少,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多少,当然要说一人得道福泽万家的话,你当官成干部了确实可以提携很多亲戚朋友,但这又是建立在剥夺那些广大的没有“得道”的家庭和个人的基础上啊!所以我就会去想,当今的社会,为什么广大的农民(包括工人)会没有出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的社会地位如此低下?为什么这些人成天奔波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另一些人成天无所事事却饱食终日?可能作为一个前途无限光明的年轻人,你会说我为什么徒增烦恼地要去想这些问题呢?但好像是有一种难以阻挡的力量推动着有些年轻人去想这些问题,而我“不幸”成为其中一员。
有次我读到了某著名高校的一位老教授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很简单的话“工农盖了大学,却上不起大学”,他的这句话是对着他的学生说的,大意是要教导他的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要为工农服务。我想,现在一般人看来,这种思想是不吃香了,大学生如今都自身难保了怎么去服务别人呢?而且一般人也会认为,上大学得通过考试选拔才行,这样才算公平竞争,像中国在文革的时候工农兵免试推荐上大学被认为是荒唐的——工农兵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能上大学呢?那不是浪费资源、违背公平吗?我之前也觉得这样很有道理,通过考试选拔合格的人才让他们接受更为高等的教育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没有想到怀疑这点,但后来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工农上不起大学看起来是因为工农不如知识分子能考试,但实质是使得工农居于社会底层的制度安排使得工农享受不了教育的恩惠,越受不了教育越居于底层,越居于底层则越受不了教育,此乃恶性循环!而要打破这个循环,最初的措施只能是适当改变教育准入的门槛,让由于从事体力劳动而无暇接受教育的工农能够抽出时间去读书,让“专业读书人”抽出时间参加适当的劳动,这样齐头并进,以期达到消灭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这样,我就理解了那时候我国实行这种教育实践的动因所在,也许那些革命性的事物的出现之初总会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吧。
所以,我会发现研究历史很有意思,不同的人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这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所赖以产生的根基,说到底,是由于人们所自觉不自觉选取的立场决定的。为什么国家会让文化水平低的工农兵去上大学?难道领导者不明白接受高等教育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吗?我想,也许用国家政权的性质去解释会相当明了——因为这个国家是工农阶级领导的国家,工农是主人,既然是主人当然有权决定谁可以使用这个家里的东西,很简单的道理啊!而知识分子之所以会有意见,大概很多时候是脑子中的“旧思想”在作祟,要知道一千多年来“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愿景那是很诱人的啊,读了书意味着能够流向社会上层从而压迫劳动人民。当然,历史到了近代,也出现了很多为劳动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知识分子,也不都是只顾自己的,可见,知识分子群体是分化的,是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的,虽然这条道路将会充满艰辛……
在明白或者说认定了一些道理后,我知道需要把理论付诸于行动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所做的事情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会是幸福的,因为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能有人会说你是理想主义,社会的不公很多,不是你一下子就能改变的,我确实不奢望一下子就能改变,但我也明白,什么也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改变。
有趣的是,当我投身到实践活动中之后,我发现以前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被消除了,特别是我多次走进建筑工地之后,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连我自己都感到十分惊奇。
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建筑工地的时候,虽然我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所见之情景还是给我不小的触动。工人们住宿的地方是在老房子里临时搭建的,看到裸露的红褐色墙砖就知道房子的岁数不会低于二十年,生活垃圾就倒在屋外,散发着垃圾该有的气息,走进老房子里,中间是狭窄的走道,两边就是一个个的隔间,房门似乎一脚就可以踹开,屋子里的电灯是清一色的白炽灯,那种特有的昏黄的灯光和房子里的阴暗、潮湿相互映衬……我的心里似乎升起一种压抑的感觉,但是主要的还是好奇和兴奋,因为我自认为,在迈入工地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算是在前辈们所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之前到全国各地采风,从而接触到普通的劳动群众也算是“结合”的历史性一步)。时值夏日,工地上虽不算酷暑难耐,但也飘荡着令人躁动不安的气息,当时有位年轻的工友向我们抱怨说吃的馒头都馊了,还说看我们能不能帮忙反映一下,我突感茫然。见到工人师傅们有的光着膀子,坐在没有怎么铺垫的而略显“脏”的床板上,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我们半带客气地坐下,于是开始交谈,因为我之前是接触过工人的,家也在农村,虽然这是第一次接触建筑工人,也不觉生疏和尴尬。
访谈后走出工地,我感觉到的是一方面“尝鲜”(接触建筑工人)的舒畅,另一方是一种沉重感,回到校园里的时候这种沉重感就显得越发强烈了。我觉得我一下子走了两个世界,我首先想到的是把自己的这种学生生活和工人们做个对比,差别就特别明显,我想不到比较好的方式去细致地刻画工地的场景以及我当时心中的混杂感,只能说是两个世界——这个世界经常性地被享乐气息所弥漫而丝毫感受不到那个世界的苦痛,虽然这种苦痛早已被那个世界所习以为常,那个世界经常性地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向往这个世界的优越,虽然这个世界的优越是建立在那个世界的一无所有之上的……两个世界在地理上或许只有一墙之隔,却在更高的维度上相距千里,所谓“咫尺之间,天涯之外”。因此,我当时是感觉到“惭愧”的,我为自己在“优越”中却在有时候感到颓废而惭愧,我为自己饱食终日而有人在受苦受累而感到惭愧,不过这种感觉也促使着我去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我知道走进建筑工地的志愿活动不是停留在访贫问苦的低级阶段的,而是切实地能够做出某种改变的实践。随着我第二次、第三次去工地,到第十几次去工地,我的认识经历着曲线的变化。不知是在第几次去工地之后,我突然有一种厌倦的情绪,像这样每次去那和工人们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话题,拉家常、聊工作,有什么用呢?能改变他们的处境吗?每次去前前后后至少花费四五个小时值得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同去的同学进行了交流,也做了反思,发现自己以前的认识是有些问题的。
志愿者不应该为了去工地而去工地,好像去多了就显得自己多么贴近群众似的,而是在每次去之前都要做好计划,明确我这次去要做些什么事情。工地的活动包括宿舍探访、放电影、讲时事新闻和管理小图书室,每次去的同学彼此间都要有个分工,分到了的事情要做好,这样也不枉费“辛苦”跑一趟工地。然而,更为关键的是,有时候自己还是不自觉地拉开了和工友之间的距离,总觉得学生和工人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觉得学生在文化方面似乎可以给工人很多帮助和“教导”的,殊不知这种认识是一种精英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反映。要知道,学生能给工人做的事情很有限,只能说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放电影、讲新闻、出借图书之类的意在丰富工人们十分贫乏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拉近和工友之间的距离。争取彼此之间能做朋友,不要有那种高下之分,工人们是很朴素很善良的,和他们做朋友那应该当成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再者,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哪里是我们这些毛孩子学生所能比拟的呢?学生所讲的“大道理”,要么是工人们早在实际生活中就已经体会到,只是少说出来而已,要么就是工人们发现和实际情况相冲突,行不通,而不是像学生那样纸上谈兵。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改变的力量在哪里?从根本上说,还是靠工人们自己。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是前辈们早就讲过的,国际歌里也唱到,“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的,这里的“自己”不仅是指处在生产劳动第一线的劳动群众,也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和这些群众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知识分子,每个人都是群众,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那份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是那股强大历史合力中的小分量。
总的来说,工地的志愿活动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经过了多次、持续的参与后,一个比较清晰的行动图景就呈现出来了,志愿活动得到了工友们的充分肯定,我和很多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怎样把高调的理论和实际的情况结合起来,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服务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信念。
源自http://blog.renren.com/blog/423653892/922220245?bfrom=01020650100&ref=favminifeed&sfet=602&fin=4&fid=24766937974&ff_id=423653892&platform=0&expose_time=139299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