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大学生支农交流会总结

时间: 2014-03-11 07:39:34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作者:游学女侠 来源:进步青年网怀着决心,不顾父母、同学的劝告,冒着雨雪,来参加交流会。此次交流会全名是中国·嘉泽可持续发展青年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武进实验区和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有100多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社团代表来参加。交流会从2月8日持续到2月13日刚好半个月,前一周是培训,后一周是下乡实践。交流会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举行。在嘉泽的日子是很难忘的! 每天6点起床,6点半集合,进行晨跑,军训,唱歌,团队建设,做游戏;7点40左右拿着饭盒排队吃饭,饭前一首歌;课前,有朝话分享,教歌,游戏互动;上课时,既有著名学者讲课又有活跃的讨论互动;晚上,我们有文艺表演、社团建设讨论、下乡调研讲解、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下乡期间,我们在村里尝试为村民开淘宝网店、宣传垃圾分类、创意支教、渔民花卉调研、建立贫困家庭档案、开展趣味运动会和文艺联欢,等等。我们保持红军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雨雪天气里,我们头上带着红帽,臂上系着红领巾,走访村民和田间地头以及工厂。晚上,我们一起总结调研,交流学习,直到11点。 这样的学习氛围和积极性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很难见到的! 严格的纪律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团队协作、什么是主人翁精神。我们的教育的确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但我们实际上养成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我们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习惯了以看客身份参与社会、班级的管理。在这次交流会中,有严格的纪律、有 自由民主的职能流转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严格遵守纪律,我们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交流会的开展中,真正做到了“严肃”、“活泼”。 乡建知识的讲解和下乡实践开阔了我的视野,影响了我的选择。在此之前,我一直专注于教育领域,把自己框死了,眼界很狭窄。而这次的交流会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中国的农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萌发了我爱故乡、弘扬乡土文化的愿望。我们这代大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都市文化观念,父母老师总是教导我们: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去城市发展。然而我们出生在农村,我们的根在农村。而现实是:农村我们回不去了,城市又融不进去。难道农村真的没有发展前途吗?难道农村真的不需要大学生去建设吗? 交流会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就存在的对支农支教的困惑。一直以来,我们怀着救世主的情怀,认为支教、支农是在做好人好事,是在帮助农民。尤其是在 下乡过程中,我看到了问题之后,内心的救世主情怀越发强烈,总想急切地去改变他们。可农民说话了吗?他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吗?即使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真的有这个能力吗?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对支农、支教产生了困惑和质疑。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重新定位自己参加支教、支农的意义。支教、支农不是去做好人好事,我们必须跳出救世主的情结。我们大学生也是弱势群体,我们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他们。“不是乡村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乡村。”我们大学生去支教、支农的最大意义在于改造自身。我们通过下乡实践,可以弥补在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通过下乡艰苦的生活体验,让我们慢慢褪去自恋的小资矫情,学会尊重劳动,学会平等待人;通过下乡,我们探寻乡土文化,激起“爱故乡”的情结。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通过下乡让我们重新看待起点和思考自己的选择。在新时期,我们支教、支农的方向应是:用朴实的方式为农村带来文艺,与群众打成一片,激发乡土文化的活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交流会扩大了我的人际交流圈子,看到了很多的进步青年和著名学者的风姿。记得廖梦婷社长说过:“你的朋友圈子不要局限在文传学院这120多个同学中。”的确,我深有体会。也许你在本校本院看不到值得你学习的人或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但只要你敢于走出去,放眼全国,就一定可以找到让你敬佩的人或志同道合者。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交流会上,结识了很多其他高校的进步青年,也听到了他们彼此的独特故事与成长经历。见到了清华、人大、农大等名校同学,温铁军、冷尚书等著名学者,刘坤、口皓、王卫卫等等乡建进步青年,还有一些虽是普通学校但也很有故事与才华的同学。这些人和其他人相比,他们身上少了一股浮躁之气,追求进步,关怀社会,不盲目跟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人生定位。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事实上,我很早就萌发了乡建的思想,只不过是这次的交流会让我对乡建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的人生定位与选择。 那个风雪的早晨,唱着《相逢是首歌》,在和队员们的拥抱、握手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奔赴各自的大学。但我并不伤感。因为正如支农队队长口皓姐所说的:“我相信丁丁还会再来的!” 最后用乡建前辈刘老石的一句话结尾:青年是用来成长,而成长是一个凄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