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字的内心独白;《为中国教育之改革而读书》(一)

时间: 2014-03-14 07:18:28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作者:张丁丁 来源:进步青年网编者按: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教育改革也逐渐深入,然而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教育资源的阶级分化越来越大,清华北大等优等学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小。改革后的学校成了加工学生的工厂, 加上脱离实践的教学方法, 学生成了一批批单一而又麻木的产品;一切以分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把目光限制于考试上,视野越来越狭窄,除了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外再无其它理想;正如《共宣》所言:“资产阶级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本文作者是一位充满朝气的热血青年,面对使人异化的教育而奋力呐喊,希望她的呐喊能够唤醒沉睡中的青年,对自己所经历年教育进行反思,为中国教育问题以及其它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共同探索! 我为什么没有退学 —答某老师《谁的青春迷茫》 今天中午,在空间里,看到金伟老师转发了某老师的一文《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带着惊叹,眼都不眨一下地看完了此文。这篇文章是一个评委老师写的,其中绝大部分写的是他对我的那篇演讲《骚年,退学吧》的感想。我读罢,本想大叫一声“某老师你曲解我的意思了”。但一想到《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便竭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
《骚年,退学吧》,是我在2013年10月21日晚文传学院举行的“自由演讲”比赛中的演讲。那时,我刚进大学不到两个月。距今已有半年多了的,但这次演讲的威力与争议至今还在。
一.对某老师《谁的青春不迷茫》一文的回答 该老师作为一个过来人,以他的自身经历,以他的务实的眼光,来看待我的演讲,似乎很中肯。但这位老师把我和曾艳伦混为一谈,我很不认同。曾艳伦同学只是在骂骂教育过瘾、发泄一下自己罢了。但我并不是如此。我没有退学的原因在演讲的倒数第二段就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不是我懦弱不敢退学,而是我要当一个坚定的教改马前卒。(或许是老师在当时过于关注演讲的前面的激烈言辞,而忽视了演讲结尾我的积极担当精神,这点可以理解老师)。但作为一个大学老师,难道他也不该对大学教育做出一点反思?难道他没发现大学教育的问题吗?恕我直言,我没有看到老师的一点教育反思痕迹,只是在片面、狭隘的、甚至带有贬低学生情绪地批评学生的教育反思与呐喊。或许,这位老师早已经对大学教育制度的一切不合理完全地妥协了。这才是大学教育最大的悲哀。在文章的结尾,这位老师连用几个设问似乎能很有道理、很有力量的指责我,让很多人毫无反驳的余地。但我可以实事求是地否定您的四个“诚然不能”。 “陈胜吴广痛斥秦的暴政,但人家有勇气揭竿而起,试问你有勇气把教育部的牌子摘下来吗,诚然不能;陶渊明不愿与朝廷为伍,悠然见南山,试问你能卷起铺盖回去种地,诚然不能;鲁迅先生面对社会的黑暗,以自己的笔杆书写社会,试问你能用笔杆反映社会吗,诚然不能;周恩来先生面对国家之软弱,中学即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试问你能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而读书吗,诚然不能。倘若躺在床上,无事所从,还要大骂教育体制,改变命运,无疑守株待兔。”(某老师) 我想逐条地回答您; 难道您不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失败了吗?我在各高校、各网站传播教育批判文章,在写书反思教育,难道这不就是对中国教育“揭竿而起”吗?我还年轻,您怎能知道我日后就不能把教育部的牌子摘下来呢?我还想问您,难道简单地把教育部牌子摘下来就能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吗? 陶渊明归隐田园,那是消极盾世,根本就不值得我效仿。退学很简单,并非我没有勇气。我主张的是正视教育问题,身体力行地做一名教育改革马前卒。我要效仿“欧阳修改文风”,先让自己读大学获机打入教育体制内部。我在寒假深入农村和工厂调研,了解底层人民疾苦;我常常在一些网站发表时评文和教育反思文,目前我还在写书。难道这不算是用笔杆用良心去书写社会、反映社会吗? 我高中时就演讲《中国教育的希望在哪里》,誓言自己要“为中国教育改革而读书”并身体力行。两年以来,为了探寻教育良方,我粗阅了上百本中外教育论著和很多其他各种文章、新闻,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教育反思心得。难道我这不是“为中国教育改革而读书吗? 我没有躺在床上无事所从,相反,我很清楚我每天要干什么。我没有在大骂教育,我在有礼有节地反思教育;我并没有守株待兔,我一直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积极进取。 难道老师您不该反思吗?
二.演讲的前因后果 当进大学不久,院学生会主席金山就说,“你很有想法,到时院里会有一个自由演讲比赛,你可以大胆展示一下自己”。我当时很犹豫,刚来大学不久,和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不认识,不敢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演讲。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了许久,也不知道要和大家说点什么。校方给了很多参考选题,我都没有什么想说的欲望,准备放弃啦。后来又说演讲主题不限,自由选择,我这才决定写写我擅长领域——教育反思与青年成长。那篇文章,我一气呵成,在寝室念了一片,几个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的室友大声叫好。在复赛时,我担心自己的文章太“反动”,被评委砍下去。我就沉闷的冷冷的念了其中一段,没想到评委说我的气势底气不足,后来竟然让我进了决赛。 虽然复赛通过了,但我还是很紧张和后怕。那时,我刚从高中夸跨进大学不久,印象中认为大学的老师很牛,个个都是硕士博士,大学的同学也很牛,都是高考的佼佼者。我就一个农村来的屌丝。毕竟在中国历史上还不曾有人敢做如此反动露骨的演讲。因此,我准备了两手,一篇是大谈我对大学的美好期待以迎合老师同学的稿子,另一篇就是反思教育与青年成长的沉重话题的稿子(《骚年,退学吧》。后来,主持人强调要演讲者脱稿,而我对第一篇稿子有不熟,无法背来。而我的第二篇稿子《骚年,退学吧》,由于是内心的真诚呐喊,我很有把握脱稿。就这样,我鼓足勇气上了讲台。 当我在黑板上一写下“张丁丁《骚年,退学吧》”几个字时,大家一片惊吓与哗然。很快我就以幽默而稳重的语调开头: “今晚我是冲着胡说八道来的,我是冲着“自由演讲”来的,因为胡说八道有时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实地想法。所以,演讲的题目是 《骚年,退学吧》。请大家镇定,我绝不是来鼓励你们退学的!这只是我内心的一个杂念。这只是一个必要的题目。” 在听众的笑声与掌声中,我进入了正文演讲。印象中,我每念一段,听众就笑一下鼓掌一下,我也稍作停顿。短短的六分钟演讲,我 真的做到了临危不乱,有时我灵机一动还加几句妙语,如“后面是省略号”,“呵呵,也许吧”,“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反用鲁迅的名言),“骚年,向上吧”,“骚年,飞驰吧”(化用韩寒小说《像少年啦飞驰》),结尾“以上就是我的胡说八道”。我把“反思教育与青年成长”这一沉重的话题,以幽默讽刺方式讲出来,大家有听得意犹未尽啊,热烈鼓掌叫好。 演讲完了,我长舒一口气,等待评委和班主任的“批评”,我从未奢求这样“言辞激烈、反动”的演讲能得到老师们的好评。结果震惊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一个评委给我打了满分100分,平均分有92分,仅次于第一名92.5分。第一名是胡战《不要让手机偷走了我的生活》。最后一位选手16号是我的室友曾艳伦。他的演讲是《我的天空,该如何飞过》,也许是受我之前演讲中批判教育的影响,他果断撕掉了稿子,大骂中国教育,还袒露自己就是那个学渣。演讲时间到了,主持人让他停下来,他依旧在慷慨激昂地呐喊,诉说自己的迷茫和叛逆。听众和评委被吓傻了眼。 当晚有16位选手,但重心和注意力都貌似转移到了我和曾艳伦两人身上,演讲比赛,搞成了教育批判大会。 坦白地说,我,这个屌丝,真的很感谢学校这种言论自由与思想并包的精神。感谢学校的宽容! 第二天,校广播和院网站又简报了我的这篇演讲,引起了一点小小的轰动。 后来,在湖南、江苏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时,我向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同学简单提了一下这次演讲。没想到很多同学非常感兴趣,也很佩服我的勇气,强烈建议我把演讲稿发给他们看一下。前一段时间,时隔了半年,我在整理书稿时又发现了稿子,应外校同学的请求,我将它发表在网上。我以为会像普通文章一样隔天就会不留痕迹,没想到,全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疯狂转载、点赞,这篇演讲稿由此广泛在很多大学传播开来。今天,又见两位老师转发了《谁的青春不迷茫》一文,此文是当时的评委老师写的对我的那篇演讲的感想。这位评委老师,是后来凭记忆写的,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特别是把我的演讲和曾艳伦的演讲内容有一点混淆,曲解我的思想。我不同于曾艳伦,他只是一味地痛骂中国教育,只是发泄一下;而我则不同,我也批判教育,但我主张积极进取,鼓励大学生勇敢做最好的自己,我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当一名教育改革马前卒。关于我的教改担当,我会在后面详说。
三.当前重温演讲的心态与认识 在半年之后,我再来重温自己的演讲,必须承认当时对大学教育的批判确实太露骨,甚至有点偏激,但我依然认为它原生态地反映了大学教育的迷失。或许,站在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我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不同人的选择,即使他们是迫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压力而做出很功利的选择。但如果我站在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角度,站在一个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教改马前卒的角度,我依然认为那篇演讲是传播教育良心的声音、是呼唤教育改革的最强音。
四.高四:教育批判思想的萌芽 在大学里,我从未向任何人提起我复读的经历,并不是因为我复读感到自卑,也不愿向一些同学一样把复读当做是一种为梦想而努力的骄傲。我的复读经历比较特殊,所有的人复读是为了提高分数而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并因此而切实地努力。我复读起初也是为了进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但我并没有为分数做出努力,而是把主要经历放在了教育反思和“现场记录”上了,而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近乎人格分裂,但我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一边是所有人为了考高分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一边却是我把主要的经历放在教育反思和“现场记录”上。正如“诗穷而后工”,我在高四这一年的苦熬里和反思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教育批判灵感,以及萌发对中国学生深切的同情。 2012年6月7日、8日的高考,我完全发挥正常。我考了498分,当时二批分数线是515分,我的高考成绩与平时的成绩差不多,我坦然接受。因此,我从来没想过要复读。我只是庆祝自己从高考中解放出来了,终于有机会自由阅读和写作,总之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记得当时,我一考完,就把所有的书籍资料都都免费送给了二中一收废品的夫妇,因为我知道那值不了几个钱。我只是从学校带回了衣服鞋子,还有日记本,其他的东西统统丢了。后来,我和我的高中毕业同学一起去江苏南京打工,看看外面的世界。分数出来了,我和爸妈都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坦然接受,考什么学校就读什么学校。但事情往往不以我个人意志为转移,在表哥(武大毕业,现在香港工作,我的榜样)和石老师(我很喜欢的班主任)以及叔伯大哥(混得相当不错)轮番劝告我复读一年,说三本没什么“读头”(方言,指没有读的价值,浪费钱)。这么多人好心劝我复读,我和爸妈也招架不住了。我动摇了,我挣扎了,在半个月内我自己去武大咨询自考,去人才市场调研,去询问身边的大哥们,就连高中老师也说至少要有二本文凭才能教书(后来得知这是一个善意的“骗局”),几乎所有人口径一致:自考文凭和三本就跟白读一样,没有任何含金量。这些,都是我亲自去调查的,无奈,我妥协了,硬着头皮去复读。为了让自己一心一意复读,我把华科文华学院的录取退档了,我也把武大自考的通知书丢了,我唯一的后路就是江西的一高职也被田老师不经我的允许给退档了。但最终让我下定复读决心的原因是二中老师们的那个善意的“骗局”,因为我真的很想回母校教书。就这样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我似乎说服了自己复读。 高考之后,我去了几个城市,还我买了一大堆书,什么《鲁迅全集》、于丹《论语心得》、余秋雨《晨雨初听》、张维维《中国震撼》,等等。去了一些地方,看了这些书,我的心就如同“信马由缰”,再也收不回来,对哪些高考模拟题很反胃。坐在复读班里加上手机被老师没收,心里就像刀割一样,即痛,又没有精神寄托,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内心浮躁。感觉哪些题目就像是“抄剩饭”,即使自己做对了没也没有兴奋,即使做错了也没有去改正的欲望。 在复读班里我的同桌会网购,在他的帮助下,我买到了很多早就想看可实体书店买不到的书,《我不原谅》、《反思中国教育》、《感悟美国教育》、韩寒的《青春》、《我所理解的生活》、《80后命运书》、《刘道玉传》、《不必读书目》等等,这些书大都是我第一次大面积的接触非主流但反映了在中国教育下青年理想破灭的思想,因此我骨子里原本就有的批评思维如野草在春天里猛长。于是,在大多数的语文、政治的课堂时间及大型考试空闲时间猛看,每天我的心里有一团激情之火,我把老师同学当展品,常常因为从中发现教育批判的灵感而乐此不疲。因此,高四一年我积累了两本教育笔记就不足为奇了,积累了上千个有关教育批判与构建的“灵感点子”。待续 20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