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不值钱的五大根源

时间: 2014-03-27 06:52:07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编者按:其实我们本不必这么多愁善感,教育本身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市场经济嘛,一切以赚钱为第一准则,所以教育现在压根就是一个产业,商业,资本的天堂,这是很符合我们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正如食品行业有黑心食品,工业产品里也有假冒伪劣,婚姻是金钱的买卖,职业是赚钱的营生,教育当前的这些问题,与其说是问题,不如说是其正常的必然的结果,本不必大惊小怪。来源:草根网

根源一 教育产业化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根本动力。不管怎么说,它也应该是关系民族兴衰的大计,可偏偏就有一部分办教育的人把它搞成了产业,搞成了挣钱的工具。从唯才是举到唯“财”是举,这不能不说明教育的本质在变化。一个人有没有培养价值直接跟他的财富挂起钩来,不能不说这太恐怖了。根源二 宽进宽出化 从以前的严进宽出,到现在的宽进宽出,不知境迁时移,“选拔”这个词还有何意义?“宽进”就是放宽了进入大学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倾向于“什么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全民都受教育这本应是好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宽进”只是说明了部分没有培养价值的人可以享受教育资源,并浪费教育资源。“宽出”就是说“什么样的人都能毕业”,这样一来,很多“不合格”的人也成了“合格产品”,不知这样的“质量监督”是不是对人民在负责?
根源三 毕业形式化 所谓毕业,仅仅就是个形式而已。什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都是走个过场。相信每位毕业生对此都深有体会吧。或许,有些学校、有些学院比较重视,一再强调其重要性。但结果呢,看结果:有多少学生因不合格而没毕业呢?估计如凤毛麟角吧。那从中成功走出来的就一定都合格了吗?谁敢为此负责呢?
根源四 皆大欢喜化 你给钱,我卖给你东西,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这本应该就是皆大欢喜的事,何苦难为买主呢?这种理论用在教育当中,你觉得合适吗?大学,只要上够四年,不违法不犯罪,不得罪学院领导,就都能顺利毕业,把关的何在?这跟做买卖有什么区别? 根源五责任多元化 提到责任这个词,现在的人们意识到的首先是“推卸责任”,而绝非“承担责任”。现在的教育理念日渐先进,由原来单一的学校教育扩展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这样的话,责任就自然而然地多元化了。而结果是诸多原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责任究竟在谁,这谁也说不清楚了。高校埋怨大学生不够勤奋,大学生埋怨高校不负责任;高校埋怨社会给的支持太少(比如资金),而社会埋怨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什么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