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时期的中国是环境治理的楷模

时间: 2014-03-31 00:56:56
栏目: 历史视野
话题:

这是红色中国网编辑部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系列文章的第六篇,由而东撰写。

2006年,中国正式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尽管人均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还是成了众矢之的。面对这类指责,有一派观点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经历环境污染的“阵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条件治理环境,这也和所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一致。这类观点摆在全球气候会议上是可以显得颇有些“骨气”的,我们的某些代表就义正辞严地要求那一部分先发达了的国家给我们这些向往发达的国家提供环境治理的资金,还会对那些没能完成减排目标的国家(诸如最近的日本)和根本不敢承诺减排的国家(诸如美国)冷嘲热讽,揭穿那些发达国家的虚伪。

这类报道看似给污染大国人民出了口气, 但逻辑总有些不对劲。细想起来,至少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中国那些重污染的企业是为了本国独立自主的发展,还是给发达国家“送温暖”了?第二,当中国经济有一天发展到让部分专家精英满意的程度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还可逆吗?第三,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必然是矛盾的吗? 这个时候如果我说中国在毛时期曾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治理的标杆,恐怕会让一部分人大跌眼镜。早期的环境问题研究文献中,环境和经济发展并非此消彼长,恰恰相反,环境问题最初被关注就是出于对发展的担忧,只是那时的发展不是狭隘的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一个国家的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对旱涝灾害的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到该国的粮食生产。 加拿大地理学家惠特尼(J.B.R. Whitney)在1973年发表了一篇生态和环境控制的论文(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文章中他对中国为保护粮食安全采取的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城市废弃物污水治理的政策高度赞扬,并强调说,这些行为尽管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自发的、偶然地形成,但只有在中国,它才能成为一个国家统一的政策,从而有组织地大范围地实行,达到更好的效果。惠特尼的话说白了,就是只有在计划经济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治理只是隔靴搔痒。 英国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1972年时发表了英国生存计划书(Blueprint for Survival), 明确建议英国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的环境政策,其中就包括工业污水治理,控制人口增长,大范围用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并支持各地区发展自给自足经济。 这其中,污水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控制人口增长则是起源于毛主席“有计划的生育”这一思想(尽管计划生育在改革开放后变了性,毛主席也被污蔑为反对控制生育的历史罪人)。 为什么要用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中国不是要搞产业链升级,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业么?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通常都是高度能源消耗的产业。从农业上看,减少劳动力或牲畜力通常意味着加大化肥机器的使用;美国农业的破产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加州的大农场主垄断了全国的水果蔬菜生产时,各地的小农经济被破坏不说,单是往各地运输这些水果就消耗了大量化石燃料,直接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支持各地区发展自给自足经济也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交通运输成本和其中的能源消耗。 美国黑豹党成员曾经写信给毛主席,希望他在和美国首脑会见时谈谈美国黑人的人权问题。然而几十年后人权成了对付中国的一张王牌。环境问题亦是如此。路走弯了,就难免被人指指戳戳。毛主席时期的中国掌握了环境与发展间的辩证关系,现在的中国却深深陷入了资本主义的逻辑,辩证关系之类的,早就傻傻分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