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卖地收入4万亿 土地财政被指饮鸩止渴

时间: 2014-03-02 03:29:29
栏目: 时事评论
话题:

编者按:中国推动城镇化,拉动内需与维持廉价劳动力市场,本质上都是为了资产阶级的资本增殖。房价高涨不止连年不休,其相当比例就是土地财政成本。地方政府总的来说,为政绩故,为招商引资增收故,利用政府力量与法律上的土地国家拥有权,往往廉价征地,卖转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一向银行贷款,二通过分包体制层层融资开发,捂盘垄断限量销售,加上炒房团多次转手抬价,就使得房地产行业成为高利行业。一切建材产商销售商则通过建材的消费而最终获得剥削自产业工人的剩余价值,建筑工人亦受榨取。政府获得土地财政与税收,开发商获得垄断利润,银行获得利息,工人备受剥削只得工资,普通居住用消费者则将自已的大部劳动收入以高出住房商品价值的价格买进而被掠夺一空,还要受着银行的利息盘剥。这是一场政府推动配合下的资本的盛宴。土地财政的庞大是住房问题的另一面,是金融资本与资产阶级政府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掠夺的度量衡之一。资产阶级自已的各派别媒体,不可能揭露这一本质,并且总是提出无厘头的一些措施换取眼球而误导群众。
l转自南方都市报 2014-03-02
据新华社电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总金额达4 .1万亿元。前两月北京土地出让金总额突破623亿元,达到去年全年土地出让金的1/3,预计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很可能接近千亿元……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火爆,不断引发人们对2014年房价走势的担忧。回应民生关切,前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问“症”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饮鸩止渴?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3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同比增长5 .8%,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总金额达4.1万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院副院长窦晓玉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土地财政的形成和积累,房价地价的不断攀升走高,和地方政府的“纵容”有着莫大的关系。
“土地财政同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紧密相连。”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指出,应该客观地看待土地财政,它不但是地方政府眼中的“金矿”,也是“提款机”。这部分收益要支撑保障房建设、水利建设、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还要用于水、电、气、暖、公共交通、城市环境绿化等大量民生支出。
代表委员指出,不少地方患上“土地财政依赖症”说明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深化,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导致很多地方只能依靠卖地推动地方发展。

为破解土地财政“支招”

土地财政不可持续,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各自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柳树林建议将现行的土地出让金一次性征收,改为由房屋产权人分年度向政府缴纳。“这样可以将房屋的成本摊薄,减轻居民购房的压力,有利于拉动居民购房消费。从长远看,政府的收益细水长流,可以更好地规划建设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指出,政府既要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又要削减不合理开支,建设节约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