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毕业大学生自述的心路过程

时间: 2014-04-06 07:51:26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每个人当下的生活习惯、秉持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想等都不是一出生就具备的,而是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差异很大,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同时,又因为生活经历的普遍性,在很多方面又表现出相似性。在我们讲述各自的成长心路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了差异性的一面。 人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是一个综合了各种因素的集合体。很多人给过我深刻的影响,但能够讲述的只能是极个别的少数人,他们的影响相对更大,但是并不等于就只有这几个人影响了我。 我是83年生人,到今天为止,活了将近三十年。如果真要一点一滴的回忆自己的心路恐怕就太罗嗦了,加之我本人记性很好,多年来记住的人和事连自己都吃惊。所以我们今天的交流尽量集中于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以及围绕着矛盾展开的思想斗争是真正的关键。 我出生在河北邯郸一个靠近城市的农村,地处华北平原。我后来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平原地带生活的人大多性格平和,心地善良,勤劳朴实。 我所出生的农村似乎也是这样,这里有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兄弟姐妹,亲戚邻居,最早的老师同学。我后来一直对童年的农村生活抱有留恋。我记得那时跟着家里的哥哥弟弟一起,到处跑着玩,游泳爬树,骑马打仗,看戏赶集,看露天电影等等。每到瓜果成熟的季节,我们一帮小孩就在村里的地边玩,每每有果农热情地招呼我们吃果子。果农有时并不认识我们这些孩子,或者他也就认识其中一个,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吃到新鲜可口的瓜果。当然,有时我们也会在哥哥的带领下帮着人家干点活。在村里上学遇到家里没人的时候,到邻居家吃饭或者被同学带回家吃饭也是常事。当然,别人家的孩子到我家来看电视,吃饭也是常事。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结合的程度要高于城市。平时大家端着碗一起在街上聊天吃饭;逢有节日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吃饭;遇有邻居盖房、结婚、办丧事的时候,村民一起帮忙;过年的时候全村人互相都要走街串巷地拜年;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大家基本都是熟人,一出门遇到人都能打上招呼。这种生活状态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特征,大家互相之间熟悉了解,安全感较强。在这种形式的生活中,人也比较容易受舆论的影响和作用,往好里说是不容易干坏事,往不好的地方说是容易好面子。总体而言,我回想起那时的生活节奏感觉就像荡着秋千来来回回的晃悠,日子过得很慢。 我7岁后到城市生活,但是直到现在,每当陌生人猜测我是城市身份还是农村身份时,总会认为我更像农村人。当我对比两种生活模式的时候,我的确更喜欢农村。 在农村的七年时光主要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母亲是一个命运非常悲惨的人。她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跟着姐姐辗转于亲戚家,那种寄人篱下,漂泊不定的生活既磨练了她生活的意志,锻炼了生活能力,也使得她对生活缺乏安全感,过于敏感的性格使得她自尊心很强,从来受不了别人对她人格的不尊重。她强烈的个性使得很多人对她都难以理解,包括我的奶奶和叔叔婶婶们。 我小时候全靠母亲的养育,她在父亲对我进行文化教育之前对我进行的是品格教育。但她好像也不是自觉地对我进行教育,我回忆起来的是她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一个个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一些善良苦命的孩子,受尽苦难却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积极地帮助比自己还困难的人,最终受到神灵的帮助过上幸福的生活。 母亲对我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来自她平时的言行。她具备很多母亲都具备的勤劳的品格。那时父亲在城市工作,她基本就一个人种地,同时抚养姐姐和我,还要做好家务,最后身为家族里的大嫂,她还要照顾奶奶和叔叔。可想而知,她平时该有多累。 母亲的另一个给我留下终生印象的品质是节俭。家里的剩饭剩菜她从来不丢;衣服也是穿了又穿,洗了又洗,缝缝补补一穿几十年;家里的东西坏了,她也不舍得扔,不舍得换,总要琢磨琢磨用在其他地方。 母亲因为从小受苦很多,所以对于那些在生活中真诚地给予了她帮助的人心存感激,念念不忘,总是希望能回报人家。我想她对我最明确的教育也就是让我要对那些帮助我的人知恩图报。 我记得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那时我们全家已经从农村搬到城市来住了。有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她兴冲冲的带来一个孩子到我面前,给人家吃这吃那,还给我介绍这就是谁家的谁谁谁,我感到莫名其妙。连父亲也感到很奇怪,后来听她说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妈妈曾经在老家的时候帮过我们家的忙。 我到城市来是因为父亲想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是来到这里之后的情况并不顺利,我记得第一天到学校上课就和同学打架了。我对那个陌生的环境一点也不适应,从大家的穿着打扮,语音语调,甚至用的课本都和我以前不同。我想还是回到农村去的好,但那时自己不可能把这种感受很好的表达,也不愿把自己的不顺告诉家人。父亲以为只是一点不习惯,慢慢就好。所以我不得不继续面对那个不喜欢的环境。 小学的班主任杨老师是一个深深影响了我的人,她好多的教导我现在还记得。我受到的最早的红色教育就始于她。她是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人,对那个时代有很深的感情,她在课上讲到毛主席,周总理或者革命英雄的时候,总是饱含感情,这让我们那些同学从小就体验到革命领袖和革命烈士的伟大和高尚。讲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课的时候她还会给我们补充她所经历的场面。还会延伸的讲到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其他故事。此外,每年她都会组织同学到我们那里的烈士陵园瞻仰烈士,而且回来必须写作文。实话说小时候很苦恼这件事。因为该写的都写了,所以对于同一个主题反复写着实为难。但是因为坚持写,现在我们那个陵园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基本陈设全都刻在我脑子里。 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是一个军人。他在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遭遇了一个抢劫的团伙,面对歹徒对乘客的抢劫,他挺身而出,先是勇斗歹徒,歹徒逃跑,他又猛追歹徒,被捅七刀,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擒获了歹徒。为了向我们宣传这位英雄人物,他不但在课上给我们讲整个故事,还鼓励我们编出短剧,把它表演出来。她还和我们一起把这个短剧表演给全校的同学。 杨老师也很注重实践教育,她竟然三次带着全班50多个同学徒步到郊区野炊,小时候不大理解,那么点的小孩,带着锅碗瓢盆走那么远,吃那半生不熟的饭是何必呢?她还在班里组织叠被子比赛,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被子,然后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好;她还会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的时候把大家从家里召回到学校来,组织大家去给军属家庭打扫卫生,以示慰问;她还会让我们班的同学主动承担清扫学校操场卫生的任务……像这些活动不知道搞了多少次,我那时也有不少不理解,也听过有些家长说老师出风头,说老师偏心眼,有的孩子干得多,有的孩子干得少等之类的话,但身为班长都是保质保量的完成,在我多年之后体会老师的用意的时候,我很感激杨老师,在我还是一个单纯的孩子的时候受到了如此宝贵的教育。 对于我个人来说,杨老师有着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我那时跟父亲一个人生活,父亲有时出差,她就把我接到家里吃饭;有一次我在运动器材上不慎摔下来晕倒了,她就赶紧把我送到医院;她还经常告诫我们这些当班长的,要以身作则,给同学们做个好榜样。今天想起来,自己很多观念就来自她的教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