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大学魂

时间: 2014-04-10 06:57:56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召唤大学魂2004年06月18日23:47 作者:姚国华    大学生敏感而有活力,盲目而渴望引导。中国大学却只有知识灌输、道德训导与纪律管束,缺乏文化熏陶、价值启迪与自由空间。我们在一片空地播下的一把种子迅速萌发、成长、兴旺,一度成为90年代中国大学最绚丽的文化绿洲。  ●人文讲座:一个文化幽灵,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喧嚣的大学校园,久久徘徊  在90年代,一批批淘金者涌到南方,搅起一股股下海、公司、股票、地产、期货、传销的泡沫,一浪浪商潮辐射到整个大江南北。消费文化冲击着大学校园,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职业观念支配学风,知识分子开始人文精神的讨论。  1994年春,商潮仍然如火如荼,整个社会流传着“文化沙漠化”、“象牙塔崩坍”、“文人痞子化”、“世纪末心态”、“人文精神萎落”、“文化冬眠时代”的叹息。而在工科为主的华中理工大学,出现了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讲座。  讲座邀请校内外学者、思想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各界名流登台讲演,集人文、社会及自然各学科知识和思想之精萃,聚时事和人物之焦点,旨在打破知识教育的死板沉闷之气,活跃学校文化氛围,提高理工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底蕴。  在主持首期讲座时,我说要给这所典型苏联模式的理工科大学一个全面覆盖的地毯式“文化轰炸”,要形成全校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最难以忘怀的课堂。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它能长久维持。  许多人文必修课及公共政治课令人失望,理工科学生专业功课都应付不过来,怎么会有人自动去听不着边际的文科讲座呢?而且社会大气候的热点根本不在“务虚”上面,而在经商、电脑、外语、卡拉OK、文化快餐、花边新闻等方面。  但是,“星期四人文讲座”还是由中等教室开到大阶梯教室。第二学期更开到全校最大教室,每周由一次到两次,再到三、四次以上,风雨无阻,从不间断,遇上与节日、电影、大型晚会相交错也照开不误。常常听众爆满,平均每场超员达20%,有的讲座提前三、四小时座位就被占满。常常出现窗台、走廊、讲台也被挤得水泄不通的轰动场面。  三年间,我组织并主持的讲座及其它文化活动近400次,参加者总数达12万余人次。  人文讲座逐渐渗透到整个学校生活,声望步步增长,听众热情持续高涨。学生奉之为“文化圣坛”,教师称之为“没有争议的好事”,教育家称之作“大学的灵魂”。连续三年入选全校十件大事之列,成为这所工科大学40多年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校园人文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文化学术活动海报占了主导地位。人们说:这才真正像一所大学的样子!  多年来,中国大学校园里没有一些话题能引起人的持久讨论——不是来自现实生活,不是来自直接需要,而是来自高屋建瓴的文化思考——诸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大学生综合素养,21世纪中国的挑战,中国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但是,人文讲座在这所理工科大学里,居然点燃了人们思想之火。  听众把新的话题,新的思路带到班级,带到宿舍,带到日常人际交谈之中,包括熄灯后的“卧谈会”里。新生入校,师兄师姐们传经送道,首先少不了介绍人文讲座,让大家从那种热情的氛围里获得大学起点上的启迪。那几届学生的通信中,外校同学大都抱怨校园生活没劲,很少有意思的文化活动,但他们对这里的人文讲座十分羡慕,这强化了本校学生的幸运感、自豪感。  讲座上的热烈是全校学生人人皆知的事实,经常会出现超常拥挤的场合。即便在听众数量超过教室正常容量两倍还多的情况下,也是井然有序。互不相识的人不会因争座、拥挤、碰撞而发生争执、吵闹,更没有伤人、损物现象。大家都带着求知的渴望与虔诚走进来,相互间自然有一种和睦共处的关系。不论是坐座上的、坐地下的还是站在一边的、爬在窗台上的,眼光都聚焦在讲台上,根本不顾及谁高谁下,谁吃亏谁占便宜了。【这则发表在校报上的漫画,把它夸张为混乱】  毕业生想再听一次最敬仰的老师的讲演;离校时写的日记、诗歌、散文里,回忆最多的场景要数人文讲座:“爬在窗台听的人文讲座”、“人文讲座上如潮的掌声”、“西五117的灯光”、“西五117的圣坛”……毕业后人们还在打听讲座情况。  过去,校园里偶有学生盲目的骚动情绪,毕业生离校前常有不理性行为发泄内心的压抑。但那几年里,牢骚、失望的情形奇迹般地消失了。这并非理工科学生迟钝,而是一种理性与激情相结合的文化氛围,使人的冲动得到了积极的升华。  人文讲座不仅出人意料地立稳脚根,而且作为突破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校园文化现象”,形成深入人心的舆论优势。名声传到各兄弟学校,校外听众来自武大、华中师大、中国地大、城建学院,甚至还有一小时车程之远的湖北工学院。  人文讲座掀起大学的文化反省与重建浪潮。全国数以百计的学术、文化单位与我们建立联系,连一所军事学院的政工干部也专程赶来,素不相识的人来信数以千计。作为“通识教育”的典范,为港、台及海外教育界、知识界人士频繁关注。  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称之为华中地区唯一的“文化火种”;四川大学陈廷相教授表示“没想到在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物欲巨流荡涤一切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圣火竟首先在理工大学重新照亮人的精神天空”;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感叹“在武汉能有这么多师生在办一件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学术大事’”;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对我们“在人文学者与大学生间架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事业表示敬佩;《东方》杂志钟沛璋社长以“为再造中华文明而努力的不同战壕里的战友”与我们共勉。  1995年夏,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50多所高校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多次全国性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先后在这里召开。人文讲座所引导的人文教育成了典型,其概念、口号推广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几十所高校。  全国各大小传媒也把它视为文化建设的典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长江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瞭望周刊、大学生杂志、今日名流杂志等报刊的相关报道数以百篇。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电视台,也分别制作播出了专题片。  光明日报把“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归结为十四大以来的教育成就;人民日报称它“走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要一步”;文汇报报道它激起大学生的兴趣热点并带动校园文化;中国教育报称它是一种春风化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项稳定推进的文化事业,在僵化教学模式、畸形人才观念的夹缝中崛起,引起全国反响  华中理工大学是新中国兴建的典型工科高校,在极具远见的教育家朱九思几十年经营下,成为同类学校中最成功的一所。  武汉地区素有“学在华工,玩在武大,爱在华师”的说法。如此美誉常常令本校骄傲,很少有人看到其中的病态。  的确,与沉浮在意识形态里既无学术又无思想的文科相比,多数工科人刻苦、认真、严谨,进取心很强,工作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一般性的成就非常丰硕,各项办学指标都居全国高校前列。然而,让人晦气的是,本校数不出多少一流的人才,不出帅才,只出将才——干脆只能叫“匠才”。很明显,没有老牌大学固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没有开阔的心胸,人们总在考虑有没有用,有什么看得见的效果,能否让人羡慕,否则就感到虚无缥缈。小聪明成不了大家,这还是归于文化氛围问题。  按照通常说法,“学”与“玩”、“爱”是对立的。然而,“学”固然是本,但要活学,学要有学的方法、学的热情,而不是死学、被动地学、狭隘地学。人不能没有好奇、没有游戏,不能没有情爱、没有交谊。玩有玩的情趣、玩的品位,爱有爱的格调、爱的内涵。说到底,学与玩、与爱在高境界上是融为一体的。只有在低层次上才一分为三。  校园是一流的,设备是一流的,所有有形的条件这里都不比别的学校少,缺的是看不见的灵魂,一种让师生们在市侩生活之上受到熏陶的人文氛围,缺乏激励人们树立自己信仰、理想、思维、情趣、意志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环境。大学不是技术工人培训学校,而是高级人才成长基地,首要的使命是培养人的灵魂、人的思维,然后才是知识和技能。  本校西三门外的一条巷子,大批录相厅、台球室、游戏室、餐馆以及出租房舍,就是专为一批学生服务的,生意相当兴旺,形成所谓“西三门文化”。宿舍里的棋牌烟酒更有泛滥之势。成天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实在学不下去了,一上瘾就不能收拾。这样的恶性肿瘤,恰恰有它在现行体制里产生的依据,靠硬性割除无济于事,只能用向上的文化力量予以抑制。  80年代初,朱九思从欧美大学教育中得到启示,冲破阻力,发展理科和文科,率先突破文、理、工分家的苏联教育模式,向真正的综合大学发展。这里曾办起的哲学研究所,邀请当时全国数十位著名哲学教授兼职,几年间形成巨大的学术影响。  1993年,杨叔子校长再次强调文理科的发展。他说: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思维,第三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  由于起点太低,文理科在长期淹没在工科海洋里,没有体现出对学科结构的整体改造作用,形不成全校性的人文气候。一旦真正的大学精神萌芽,在极左思维里变得蒙昧无知的官僚,又会把它当成怪物予以封杀。对体制运作失望的人们纷纷出走。  人文讲座树立了一面旗帜,一种教育理念。它是一个稳定的讲坛,是有计划、有目标持续组织起来的。  我们的行动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获得社会的认同,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现代文明的根本不在器物上,也不在体制上,而是人们内心的精神上。单纯的经济繁荣不等于社会进步,没有与文化提升的经济繁荣只能昙花一现,有时甚至是灾难的前兆。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依靠科技与法治,而科技创新与法治建设固然需要物质条件,但核心是人们内心的现代文化建构。  我们正是在经济建设-体制改革为主导的潮流中,在普遍重经济轻文化、重体制轻精神、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以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背景下,看到了现代中国的这个深层问题。我们从人文学科的视野出发,以中外历史为背景,剖析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关系,冲击庸俗经济决定论和金钱拜物教,把高品位的文化建设落实在青年学生内心深处。  我在一系列宣传报道及出版物里的话,被广泛引用:“有预言家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代知识分子吗?——他们不只是某种知识学问的学者,或者一技之长的专家,而是具有宽阔的视野,博大的心胸,灵动的思维,深厚的底蕴,高尚的情操的知识分子群体。我们不敢贸然回答,但是我们需要反省,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做起。”  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以自信的民族传统与西方文明对话;  以高远的大学文化与社会现实对话,以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对话;  以豪迈的进步理想与宿命主义对话,以浪漫的精英意识与市井趣味对话;  以自由的心灵体验与传媒时尚对话,以活泼的原创思维与常规逻辑对话;  以真诚的人际温情与公关艺术对话,以高雅的审美情趣与消费生活对话。  全方位的大学文化与人文氛围需要长期不断的培养、激发、建构、聚集、交流、创新和辐射。人文讲座只是一个起点,是星星之火迸发的地方,一次讲座只能给听众某一领域的大略知识或某一思想观点的启迪,观念的火花闪到人的脑海里,能否点燃思想之火,需要独立的思考和相互交流,思想之火能否持久燃烧,并付诸行动中,则更要靠广泛的阅读和实际的体验与行动。  为此,除了以讲座将大批学生拽出不合理的教学体系,我们还倡议读书、交流、创作、实践,以及周末“无形学院”,带动全校各种读书会、沙龙、学生社团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将演唱、音乐、影视、舞蹈等高雅的文化活动引进日常生活,形成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氛围,以精英文化提升师生生活品位。一段时间里,每天多场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同时展开。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或学派在自己成长的早期,寻找有共同的研究兴趣的人,经常进行交流,形成学术圈子,培养最原始灵感,这被称作“无形学院”。例如,英国早期科学家的“太阴学会”,巴黎贵族的文学“沙龙”,马克思青年时参加的“博士俱乐部”,爱因斯坦青年时与朋友结成的“奥林匹亚学院”,毛泽东青年时参与的“新民学会”等等。  “无形学院”旨在培养创新的氛围,立志要洗刷现代中国无主导思想、无国际大师、无一流大学、无诺贝尔奖的耻辱。  “无形学院”得到教师指导,但不是固定组织,没有确定成员,主题多样化,以讲座的内容为核心,结合自己阅读和思考相互交流、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内涵、有感染力、有热情的交流氛围是其核心,用无形的思想氛围影响激发人们思想。  一般在周末晚上,参加者自愿而来,有人简短阐发自己的主题后,然后自由交谈,并以不同兴趣形成若干交谈的小圈子。它是人文讲座的延伸形式,听众把从讲座上受到的启发融汇贯通,变成自己的思考,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还推荐了100本优秀读物,倡议每位理工科学生每学期读一本文、史、哲及科学方面的理论著作,读一部文学艺术作品。讲座、交流、读书,构成三位一体的人文工程。还开出相应的讲座指导学生开展暑期专题社会调研,并取得初步成就。  无形学院努力把以进取精神、公德意识、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相互承诺、相互督助、互助协作,养成务实、勤恳、诚信的品格,探索一种有信念的生活方式、有内涵的人际交往。展开暑期社会调查,鼓励个人和群体求职、游历和生存实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意识,摆脱陋习,培养自理自律的行为方式,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  1996年,我策划、编辑的讲演稿《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汇集各校人文讲座精萃,本可能成为世纪末对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最有影响的文化读物。尽管后期出版受到非学术因素不可理喻的致命损伤,在内容、装帧、印制上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但它仍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直到今天,不断有陌生学生告诉我,他是读了这本书考来本校,尤其喜欢其中什么文章。  半个月,首印5000册基本没出武汉,便被销售一空。同时,从全国各地,尤其是人文讲座影响所及的地方,订单雪片似地飞来。五年来,相继被人重印、改版、仿造成20多种版本,达到数十万册。还不计《在××听讲座》同类畅销书出现。  我们还努力把讲座推广到社会,与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协作,组织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建设良性的文化生态。  ●这里烘托的“无形学院”,生动丰富,内涵多样,超越现代-传统,激进-保守,左-右  人文讲座发现并选择一批卓越的讲演者,让充满求知渴望的学生视野大开。一次好讲座数百听众以一传十,再讲几次,全校便一片哗然。这些得到热烈掌声的讲演者,也把影响扩散开来。315期讲座,讲演者总共196位,重复讲演最多19次。  建筑学院张良皋先生,70多岁了,看上去却至少要年轻10岁。这位曾因为“多嘴”而当过“右派”的老知识分子,到晚年,脑子里有说不完的奇闻趣事,道不尽的奇思妙想,而且不吐不快。他人文功底深厚,融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不落教条和俗套。他给人展示了大量自己采集收藏的中国传统建筑资料,并与西方建筑进行对比研究,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时尚的潮流来说,尤如一股清凉的风,沁入心脾。在一所古板的工科学校,人们平庸的思维最需要这样灵性的注入。  张先生认为,世界历史没有让中国成为现代世界的领头羊,完全是偶然。之所以宋代还没有蒸汽机,明代还没有汽车,清代还没有航天飞机,就因为三国时那股没有道理的怪风,毁灭了雄才大略的曹操前途。对此,连我也要与他理论一番,和他讨论问题是有趣的,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这怪异结论的背后,有着大量来自各个领域的生动有趣的知识,包括着一定的哲理。  《红楼梦》的专门研究者,难讲得这么妙趣横生——把曹雪芹讲成建筑大师,金陵十二钗:红楼梦里的超前女性。  张先生担心没有人愿意听,一请作讲座,浑身的劲都来了。我向他保证,每学期所有话题讲两个轮回也有人听。一年下来,老人在全校学生心中比任何明星都更有内在的魅力。儿子在火车上,看一帮男女学生眉飞色舞,走近一听,谈的就是老父亲。  兄弟学校的学生都来听,也请去讲。老人同情地说,我的许多同龄人感到孤独,我却还有做不完的事。  谁说大学就是学习正确的知识,掌握有用的技能呢?独到的思维方式,自由的人生境界才是大学的灵魂。  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是另一种情况。作为当代最具深度的思想家,他结合不同历史背景,对东西方不同文本的文化心理结构展开剖析,颇具大师风范。他也讲《红楼梦》与《唐璜》、《水浒传》与《失乐园》、《三国演义》与《荷马史诗》、《西游记》与《你从何处来》,《封神演义》与《麦克白》,还讲中国戏剧,讲鲁迅。思想者乐于表达,他每请必来。  一开始的时候,出现过一点波折。无论著作还是讲演,邓晓芒的文字、语言、思想与工科学生们平时接受的东西差别很大,所以要让人搞懂不是很容易。而且,他总是慢条斯理地照着自己事先拟就的思路讲,似乎只是一位照本宣科的职业教书匠。第一次讲座有好几百人,可能是冲他名气而来,到第三次就递减到几十号人了,有的学生还是丢下很不礼貌的话走的。  然而,讲座不能只是迎合学生浅层兴趣,重要是是把大家引向更深的学术层次。此后,我让听众事先有一些心理准备,把激情和躁动收敛起来,更多启动自己内心的感受,耐心倾听一种深刻的思想。结果在持续不断的讲演中,听众人数回升,并达到前所未有的拥挤和热烈程度。许多人即便思维跟不上,也感受到了一种思想氛围的独特魅力,令人永远难忘。  后来,他那些难懂的学术著作,一拿来就被抢购一空。每一本有价值的书,都在这里找到了始料不及的众多读者。  像这样受到听众欢迎的思想家还有海南大学陈家祺教授,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湖北社科院的许苏民研究员等等。  武汉大学哲学系赵林,是一位天才的演讲家(他所指导的武汉大学辩论队获得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晚饭一瓶啤酒是他全部的备课工作,站上讲台马上进入角色。像他这样无需包装,只要加大宣传,把主题引导到深入的读书和讨论中去。  赵林的史学根底很扎实,谈起各大文明的演变来如数家珍。他用两个多小时,就能把人们今天熟知的世界体系,尤其是西方基督教文明演变的来龙去脉,讲出一个清晰的整体轮廓,完全走出教科书上的那些古板的知识教条。  他给思考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人带来新的视野。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比较,轴心时代,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演变,中西文化精神的分野,蛮族入侵与英雄主义精神,泛西方化与非西方化,新保守主义与现代化,工业时代的历史前提与精神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南京大屠杀研究,尊重历史超越历史;  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与现代化;  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周易的人生观,中国可以说不吗?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先霈-儒家的理想人格;  湖南师大师范大学教授麻天祥-禅与现代生活;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正明-中西文化比较,长江文明;  本校中文系教授尉迟治平-语言与汉藏文化的起源;  本校政法系教授涂又光-科学和人文;  河南大学教授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  北京大学教授张世英-通古今之变;  武汉大学张星久-战后日本,评说《中国可以说不》;  本校社会学系赵孟营-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当代社会学思潮专题系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势和度;  武汉市副市长张代重-中国企业的改革发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帆-中国经济与社会形势分析;  湖北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浩武-中国资本市场;  本校何抗生、华中师大程毅等-当前世界形势与中国发展;  武汉大学教授周运清-市场经济下大学生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书记周之良-世纪之交的人才成长;  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人生之路;  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传统文化;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鄂栋臣-两极科学探险考察;  武汉大学教授欧阳康-旅欧归来谈跨文化交往的隔障及超越;  天津大学教授单平-美国大学生活。  武汉大学历史系李工真讲德国大学与德国现代化,德国犹太人问题,上百本45万字专著《德意志道路》卖光了还有人要。  校长杨叔子院士是讲座的坚实后台,所有卡在各个机构的事务,都由他亲自疏通。他自己经常出席讲座,并即兴讲演。后来他干脆开专题讲座,主题有君子不器,有诗酬岁月,面对21世纪的成才之路等。他从这里讲到了全国各大学。他讲演起来总是太投入,太激动,听者情绪备受感染。但我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不得不听从他家人的意见,控制他讲的次数。  本校机械学院教授师汉民从哲学高度考察自然社会现象,把鸡和蛋、师与生、机器与仪表、个体与集体等复杂关系概括为自相似、自提升、自组织等原理,深入浅出,却令人回味。李元杰、张端民、杨建邺从不同角度讲述当代科学理论及其哲学问题。  刘克明的讲座也很有特色,准备的内容比较丰富,讲得很投入,他用极其夸张的语言讲述中国古代技术成就,煽动起人们的爱国热情。他的讲题包括曾侯乙、秦陵及其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科技的大手笔,中国风水。  台港及海外讲演者占近20%: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马骥伸、台北师大黄肇珩-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郑贞铭、美国东西方中心朱谦、香港中文大学陈昌文-新闻传播与现代文化;  台北国父研究所刘碧蓉-台湾社会发展状况;  台湾文化实业家朱高正-《周易》与中国现代化;  香港实业家钟世杰-西方发达国家民主与独裁;  香港区事顾问徐锦尧-香港的公民教育;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徐滇庆-亚太地区经济整合与中国发展;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露丝·海霍-大学与文化认同;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杨晓思-中西哲学比较与文化战略问题;  美国著名哲学家夏佩尔-科学与人类知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徐明旭-在美国看中国西藏问题;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明力;  美国哈佛大学赵如兰-父亲赵元任的一生;  美国北卡州大学刘遐龄-美国的法律与法治;  美国微软公司杨镰-美国与美国文化;  德、美宗教界人士维纳、莱曼等-宗教与文化;  韩国庆尚大学柳应九-韩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  ●这里树起的文学、艺术殿堂,曲高而和者众;优雅的旋律回荡校园,浪漫的诗意滋润青春  90年代,大学校园里只剩下清一色粤港风格的卡拉OK和劲歌曼舞,人们热衷的人物是影视明星,商业娱乐业海报疯狂覆盖着广告栏。古典艺术(“高雅艺术”),尤其是音乐(“严肃音乐”)遭遇史无前例的冷落,被清一色的流行歌曲一扫而空。  本校曾有一个不错的大学生艺术团,后来只剩下唯一一位研究生男高音,每回全校文艺晚会,都以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几乎在喝倒彩、鼓倒掌中摘取桂冠(教师评分)。花数十万元装备高级音响的学生俱乐部,只用作周末舞会。  1995年,《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高雅艺术在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备受冷遇,许多专业音乐团体面临生存危机。  这时,本校艺术系学生告诉我,他们从外校请来一位年轻音乐老师江柏安,能把深奥的乐理讲得简单易懂、妙趣横生,但因为他没有本科文凭,被本校教务处取消讲课资格。我把他请来向全校学生开讲座,果然一炮打响。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江柏安为人友善,性格豪爽,言谈幽默,勤奋敬业,生机勃勃。每次还是他自己找车,从家里把音响搬来讲座上。  他把显得高深,令人生畏,叫人不自信,只好敬而远之的“高雅”艺术,落实到每个人天生俱备的能力上。他把古典音乐拆成简单的音符,让每个人抛弃犹豫和不自信,跟着他唱起来,慢慢有了感觉。  这位个性独特,却没有自己的舞台,评不上副教授职称的音乐教师,教学方式显得粗陋,可能令正统的音乐理论家,音乐欣赏撰稿人大跌眼镜,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那两年,本校学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连他的口头禅也流行起来。  每周开出一次经典音乐欣赏,总是站的人比坐的人多,离讲座前四五个小时,位子就被占满了,许多人只能趴在窗外听。学校的音乐氛围徒然增长,彻底扭转了流行艺术独霸校园的局面,掀起全国高校少见的最持久的高雅音乐热。  此后一年多里,我们在体育馆、露天电影场举办四次大型音乐会,演唱中外经典名作,每次有数千观众,轰动武汉各高校!  开始,主管部门明确表示不支持,幸好有杨叔子校长点头。因为人气旺盛,音乐家们被听众的热情所感染,也不计较报酬。经费完全来自售票收入,不花学校一分钱,票价只有商业音乐会和演唱会的几十分之一。组织工作全由众多学生志愿者承担。  有人说,只要领导重视,经费充足,什么轰动场面都炒得出来。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大力倡导的高雅艺术教育,各个高校和媒体大张旗鼓,但这种主流舆论的提倡,常常被官僚体制所窒息,被商业炒作所毒化。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北京轻工业学院有一位同样受人欢迎的业余音乐教师——化工专家沈致隆先生,年轻时梦想当小提琴家没有机会,但一直做着音乐的梦。他言辞生动,文笔也好,热情洋溢,艺术理论的修养扎实。对有关美国教育反思的研究,给艺术教育很多启示。  华中师大中文系樊星,对文坛及整个知识界、思想界倾向及背景了如指掌,材料收集、掌握、综合及讲解的水平堪称一绝。他有无数话题,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几乎没有重复内容,就像他发表的大量文学评论一样。当天商定讲题,就能备出一席丰盛的知识晚餐。如当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当代作家与英雄主义,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今日先锋,寻找一本书,当代中国女性文学,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文学主题、浮躁情绪,世纪末文学大趋势,当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社会转型期的报告文学,五四情结与现代思潮等等。他的讲座语气平和,娓娓到来,没有火爆的场面,但从来不愁没有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