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大学魂(二)

时间: 2014-04-10 07:01:47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我们还展开了一系列文学、诗歌、美术、舞蹈、播音、演艺、旅行等方面的讲座及表演。受到欢迎的还有:  武汉大学中文系张洁的文坛论战、新保守主义;  福建师大荒林-女权运动与女权文学;  华中师大中文系晏炎吾-京剧欣赏;  著名演员金奇、夏奎斌-表演艺术;  著名演员赵兰-舞蹈艺术;  著名演员胡庆树-戏剧人生;  中央电视台李扬-配音与语音艺术;  中国地质大学郭宪-美术欣赏;  青年教师秦芳-西双版纳之行;  著名记者范春歌-独行中国万里陆疆。  著名诗人曾卓年老体弱,在讲座上全身心都被调动起来,每句话都从心底吐出来,整个就是一首诗。他说每个人都会有诗的感觉,表达出来就是诗,诗人就是总能保留这份自我感觉的人。  演员成名之后,都忙“经济建设”——拍广告去了,鲍国安却满口答应我们的邀请。他给无数学生内心的启迪与敬仰,仅收了一条领带。学生说,赵薇是大一水平,巩俐算研究生水平,鲍国安则是扎扎实实的教授。  中国有多少高水平的艺术家,给他们一小片天空,数百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至于如此空白。大学应当有高水平的乐团,合唱团,歌舞剧团。与其投入几万元请流行歌星、媒体主持人来露脸,不如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给校园带来全新的风尚。  几年后,简朴而热烈的音乐会再没有了。一场新千年演唱会花了40万,是我三年苦心经营的五倍。以数万元出场费请来二流三流影视歌星、主持人凑兴。他们出场,都有事先安排的一声“哦”的尖叫,但台下掌声和欢声一个比一个少,到最后一位时,那滑稽的“哦”声依旧,随之而来的却剩下哄笑。随后,校内名流才被请上台去,给他们身上沾点明星的光辉……  这是大学的奇耻大辱!大学之为大学,在于她的内在文化,充当全社会的最高向导,决不至于葡伏在如此泡沫文化里!  ●人文教育是逆潮流而动的:以真实的心灵,呼唤学术真诚;以平等的对话,激发文化反省  一个讲座,如何代表一种新的大学精神——是不是自己吹牛、宣传和炒作?何况,每所大学本来应当有无数讲座。  一,不苟同于流行时尚,以内涵为根本。  人们总说,一项活动要轰动,成为热点,必须迎合听众口味,随潮流走,要多开通俗讲座,多请名星露面。  我的思路恰恰相反,热点固然要把握,内容也要通俗,但要以丰富的知识、思想、艺术内涵,影响众人既定的趣味,改变人云亦云的时尚潮流。“曲高”可能“和寡”,讲座追求的不是一时轰动,不是市场价值,而是长期的、渐进的、深层次的文化建设,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多数讲座以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标准,吸引具有较高品位的精神追求的听众。  在毛泽东时代,我半懂似懂地学会一个词:反潮流。当时没有用,后来却形成了我对流行时尚、既定事物的反思。  任何新的创造一旦为人盲从、追捧,就会产生误解、荒谬。逆向思维同样可以造成一种潮流,作为既定潮流的对立面,显得更加灿烂。但因此又成为空虚的人掉转头来追逐的时尚。而机会主义者又会趁机掌握这新的资源,并把事情搞得一派平庸!  有些讲座内容比较深,难以有直接的吸引力,但适当的引导,特别是受到启发的学生宣传,听众也会络绎不绝。  二,不迎合传媒炒作,以实力主导舆论。  作为各媒体持续几年报道的焦点,我们不仅以行动作为新闻,更有新的概念:人文讲座,无形学院,文化品位,人文底蕴,人格教育等等,领着媒体走,而不是被牵着走。相关报道也给社会传递新的文化气息,没有公式化的套路。  有人从一件事的新闻价值考虑,建议减少一点,甚至暂停一段,吊吊胃口,“见好就收”,以免兴趣饱和,倾销过度。  然而浓厚的人文氛围,必须不断地更新、渲染、辐射。我们的方式是扩大再扩大!增加再增加!充实再充实!  三,力除矫揉造作之气,倡导朴实清新学风。  我们倡导一种清新、流畅、平实、深刻的对话氛围,语言通俗而优雅,不故作深奥晦涩,不盲目趋从潮流。  讲演者展示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与思考,听讲者才兴趣自愿来听。诚恳、坦率是本,不能有哗众取宠的吹嘘。  一位不知何故,被本地报纸吹得神乎其神的退休官员应邀来讲演,原来他只有一些数据的堆砌,大而空的套话编排,一些事先安排的噱头,听众不耐烦,一会儿就走掉一大半。他居然用官方口吻,要求大家遵守纪律,更没人买他的账了。  四,破除名人的神秘,鉴别真假大师。  人文讲座是明朗、公开,人的知识、理性、情趣都暴露在人与人直接的对话里。因此,它是以青年人敏感的直觉检验学问、人格的理想场所。通常,两个小时的充分接触,大学生们能够看出,谁有大家风范,哪些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师。  一些大家早就知道并且仰慕的名师,平实语言里闪烁着不凡的气质,破除了对名家的神秘感,心中多了一份切实的感动。一些有激情有深度有创见的青年教师,也脱颖而出。真正给人的启迪,可能就一句话,甚至只是一种神态,深留在记忆里。  有的“名人”来头大得吓人,看上去庄重高贵,却只会讲大道理,像不高明的家长教训孩子,叫人反感;有的人拿腔拿调、虚张声势,金玉其表、败絮其里,四平八稳、老生常谈,很少实质内容,十足的假正经,让人反胃;本来有意思的话题,却浮在表面上,拖拖拉拉,半小时能说清的内容却哆嗦两小时,让人着急、发累,直想睡觉,或者干脆走人。  ●人文教育是反僵化体制的:超越既定知识,激活独立思维;打破专业隔阂,形成清新风尚  当代中国大学生活的关键词里,“逃课”是最常见的一个。学习须以纪律、制度,特别是考试来约束,学生主动性被扭曲为这种叛逆方式。但超越专业、自由进出、没有任何约束的人文讲座,却成为最有吸取力的课堂,到了考试阶段还有听众。  它打破了大学校园的沉寂,让灰冷的讲坛重现光环,让大学生这个经常受到指责的群体升起希望,他们如久旱的作物遭遇甘霖一样激动。有学生说,以前总盼着周末从功课中走出来喘口气,现在则总盼望到讲座上来呼吸清新的人文气息。  它所引导的大学人文教育,矛头直指中国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螺丝钉”式的工具型人才观念。  第一,打破文理分家,倡导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合。  真正的大学必须引导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才是它的核心。即便是现代科学技术,也要融入文科的思维,要考虑科技发展是否等同于社会进步,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的人文背景等等,才能有高屋建瓴的视野。  那一年,这所工科学校的公共哲学课教师吃惊地发现,学生在课后给老师的不记名评分,平均达到85分左右,比往年高出10多分,没有低于70分的。这一高分维持了几年,才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这表明,学生对哲学这门通常让人头疼,靠死记硬背过关的“政治课”产生了深厚兴趣,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难得的理解和互动。他们在认真对待不实用的人文学科。  有的工科学生割舍不了从小对文学的爱好,但找不到从文的入门钥匙,人文讲座沟通了文理工的联系方式。  以前文科很孤立,文科生没自信,平时无所事事,临考才应付了事。因为有了人文讲座,文学院在全校名声最大,文科生的形象变了,有了自豪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贪乏,往日的浮躁之气少了,用冷静的读书、思考、体验来充实自己。  第二,走出狭窄的功利的专业模式,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本是现代社会里没有谋生压力和世俗制约,却最有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的文化群体。在这里,青年人首先是要培养自我意识,设计人生理想、信念,并且建立自信心,然后形成思维方式及广泛的知识视野,最后才掌握职业性的知识和技能。  但中国大学生完全约束在各自的专业课堂和班级生活里,接受规定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因此精神空间极其狭窄。  人文讲座和“无形学院”似乎脱离现实需要,它只是一片自由的天地,吸引学生们顶住外部压力,摆脱人生焦虑,走出专业约束,打开广阔的视野,激活独立的思维,建构内心的世界,产生说话、写作、干事的冲动,并且获得成就感。  在真正的社会精英与富有生命激情、求知渴望和理想情怀的大学生之间,构筑一道平等对话的桥梁。讲演者的视角、观点和倾向各不相同,但激情和理性的结合,知识和思想的结合,理论与经验的结合,汇集成深入人们内心的建设性力量。  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带来的“天之骄子”的失落感,我们试图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要适应现实,要被现实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和创造力量;人都要经历磨难,平淡的生活体现不出人生意义。  这样,学生将来走向现实,才会形成扎实的能力,丰富的底蕴,走向社会才有自信,有勇气,有后劲,挥洒自如。  第三,挣脱僵化的教科书体系,启迪人的灵性与悟性。  大学学习应有三部分,正式课程,平时自修,各式文化活动。越是自主的学习、理解和思考,后面两项的比重也越大。  现代知识膨胀,需要高度系统化、逻辑化的教科书。但学生基本思维和灵性的形成,不能光凭传授和阅读,还需要交流与对话。一个有专门研究和思考的人,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神态直接表现他活生生的思想,比死板的文字更具有启迪性,更富有灵感和激发力、感染力。一位研究者说出一句话的意义,是别人难以复述的。听一个好讲座,胜读一本好书,又没有书本气。  讲座与人们从小就习惯了的课堂教学不同,没有硬性规定,听众自愿参加,不考试,不讲究体系性、专门性、齐一性和规范性,而讲究灵活性、广泛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主讲者是非职业的、义务的,相互关系更为融洽和谐,几百听众的场合,台上台下情绪高,相互激励,精力高度集中,表达和理解也更富创意,还可以相互对话,效果为一般课程无法比拟。  知识层面:某一领域大量的知识、信息、典型事例,这是通俗性、普及性讲座的主要内容。  思想层面:讲演者本人在某一领域里特有的思想及方法,必须运用理性思维才能理解把握。  悟性层面:讲演者无形的思维方式、风度、气质、人格,引起听众的感悟,启迪更加深刻。  只要不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不妨硬着头皮听下去。即使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也没关系,有时只要听出“味”来,把握几个新概念也是一种收获,它可能给人无形的启迪,在某个时候给人打开一片新的思考天地。学习本来就是学自己不知的东西,越是不懂,越是一种挑战,越能激发自己的上进心。一听就懂,一览无余的东西,就没有深刻的触动。  有的讲座效果不佳,讲台上下没有默契,并非讲演没有内容,这需要一些相互沟通,听者用纸条或者站起来打断讲演,进行对话,一般主讲人也喜欢这种方式。水平不高的讲演,用批判、挑剔的态度去听,可激发自己超越对方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