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食草动物 来源:西南新左翼文艺群
前不久,我在书店里淘到一套上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工农兵形象选》,画刊中劳动者的形象健康、朴实,脸上绽放着豪迈的笑容。遥想那个年代,那不知名的文化精英以劳动者为主人公,创作出的形象如此可亲、温暖。而在明星、富翁、企业家、专家备受精英们青睐和吹捧的今天,这一套见证了劳动者曾是国家主人公的历史画卷,显得多么弥足珍贵。
归根到底,是劳动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这朴素的真理却不肯被当今一些精英所接受。他们不断抛出颠覆性的怪论,什么交换创造财富、资本创造财富、创意创造财富,擅长对劳动者居高临下地表示一些“狼对羊”的同情,最后把一切劳动者的抱怨归于倒楣的“旧计划体制”,然后作无辜状地走开。他们一边热衷于搞疏离劳动者的“顶层设计”,挤着、笑着奔向权贵者的怀抱;一边又俨然代表着劳动阶级利益声称要“为民鼓与呼”。可是,看看他们对劳动阶级贡献了什么呢?!
在今天的文化创作里,美术充斥着劳动者看不懂的怪诞与虚无;电视浓墨重彩地表现着劳动者的愚昧、可怜与卑贱,而帝王将相宛如救世主在世;文学则化身为与劳动者无关的小资世界,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大行其道。“听其言,观其行”,事实上今天的文化精英们多已步伐统一地抛弃掉了整个劳动阶级。这些标榜着“有先进普世价值”的衣冠楚楚者,早已体会不到劳动者的真实生活感受,他们不断丑化和矮化劳动价值,极尽瓦解劳动者斗志之能事。而抛弃了劳动者的立场,文化只剩下欺骗与苍白.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看看今天流连于纸醉金迷场所、出入各种所谓高端论坛的文化精英们,其操守连封建社会的一些仕大夫还不如。脱离劳动、脱离劳动阶级的结果是什么呢?“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是必然的结果。
是的,文化精英们也有难言之隐。劳动阶级如何给付他们高额的报酬,从而体现他们的社会地位,满足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呢?所谓“君子固穷”实难为也。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不就是以资本为服务对象吗?是金钱一点点让文化创作的立场改变,一点点让文化创作脱离群众,于是文学不再安慰人,亦不再给人以启迪。
当年的夏衍曾深入工厂创作出《包身工》,今天黑砖窑的包身工却不见诸于哪位文学大师的笔端;当年的鲁迅为唤醒民众麻醉的心灵曾写下《药》,今天看到劳动者沉沦如流沙,力图唤醒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文章却寥若晨星。
迷茫的表情明明藏在无助的眼睛里,瑟缩的退让明明流于无绪的生计里,痛苦的反思明明刻在滋长的皱纹里,褪色的理想明明埋于庞大的劳动力市场里,可是文化精英们却偏偏看不到。今天劳动者豪迈的笑容在哪里?听得到吗?看得见吗?!岁月如刀,何时主流文化如此轻易遮蔽和排除掉劳动者的悲欢离合?!
昨天与几位朋友漫步在成都市工业博物馆,属于工人阶级辉煌的历史关闭在未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内。馆外散落着几处工人雕像,其中一座是几个工人、技术员围着一部轴承做技术攻关状,遗憾人物造型较简单,板块的容貌和衣饰看不到历史穿越的时光;还有一座是两个貌似工人的人在一个大圆圈上做幸福状,有朋友笑言,此雕像的主题是“工人阶级等于零圈圈”。做为回答,我想说,天道酬勤,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虽一时蒙蔽,但终究恒远不灭。如果有一天劳动者实现了知识化,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新就会来到,到时抛弃了劳动阶级的文化精英们,何处可安放你们孤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