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里你不了解的那群人——记第一次工地访谈

时间: 2014-05-03 18:39:49
栏目: 风华正茂
话题:

作者:工地上的守望 来源:人人网   不知道你曾经是否留意过,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这座园子里究竟有有几处建筑工地,围墙里面的建筑工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每天从各个工地门口匆匆路过,或许最多只是偶尔掠过几眼,看看这个虽然很近但却很远的土地。在这一瞬间,你的心里是否希望了解那些戴着安全帽的工友?是否希望知道他们的生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抱着这些疑问,4月16日中午,我们四人第一次来到教材中心旁的那处工地,希望能初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那片土地曾经是我们熟悉的清芬食堂,如今正在建设成为南区宿舍。我们去时恰好碰到他们中午停工开饭,那天的午饭是两个白馒头加一碗白菜,简单朴素。第一次访谈还比较顺利,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几位坐在台阶上的工友。
  一位接受访谈的工友是石立先师傅,他来自河北邯郸,目前在工地上担任电工。有一个大女儿已经21岁出嫁了,还有一个小儿子12岁,正在上小学。和大多数工友一样,他初中刚毕业就开始打工了,从此就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自南区宿舍开建以来他就在清华建筑工地工作。虽然在清华已经呆了半年多了,可他却在北京旅游过,甚至都没怎么逛过清华园。工友们平时基本没有休息日,为了多挣一天的工钱,他们都尽量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们每天大约工作九个半小时,相比原来在陕西打工时的十三个小时已经少了很多了,但是有时候也会晚上加班到深夜。工友们的生活很简单,平日都尽量省吃俭用,抽点烟,喝点酒,买一点二手衣服,这已经是他们平时难得的奢侈。他们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一年都很少回家,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偶尔回到家种种庄稼。
  另一位访谈的工友是王金旺师傅,同样来自邯郸。工地上大家多是同乡,彼此之间也会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和石师傅一样,他平时也很少出去逛,去的最多的也无非是清华西门,偶然在那里买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来改善伙食。王师傅未来只是想为家里人多攒一点钱,他说,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老人看病要钱,孩子上学结婚要钱,自己都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当问及他们对清华都有什么感觉时,王师傅很认真的说,之前他一直都很向往清华北大,这在他心里这都是一片“圣地”,如今在清华里建设校园,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清华。可是,他们却没有机会来好好逛一逛清华,这不得不说是生活的无奈。
  当时我们只在工地外面和工友们聊天,也没有到他们的生活区去实地考察一下。可是,在和工友们的谈话中我们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大家生活的艰辛。
  正在建设的南区宿舍是两人一个房间,可是讽刺的是他们自己住的却是十二个人一间的活动板房,有人甚至还要住在帐篷里。冬天还好,毕竟大家挤在一起还不太冷,可是夏天却是炎热难耐。由于担心起火,他们宿舍里采用36V的低电压,他们无法给手机充电,甚至没办法在夏天用电风扇。工地上也没有比较正式的洗澡设备,需要洗时就自己打一桶水在厕所随便擦一擦而已。最近,他们的烧水设备出现故障,大家都只好喝生水,有的人把肚子也喝坏了,当向上头反映却也没有得到回应。
  在访谈之前,我们曾经想象过工友们的生活,我们也曾天真地认为清华园里的建筑工地应该条件还不错。可是当我们真正近距离接触到那些工人们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想法错了。工人们始终在用最廉价的体力换取微薄的收入,同时也必须忍受艰苦的生活环境。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我们真的离得很远。如果我们愿意去发现,愿意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苦难总能带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单薄,但是我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身边的这个群体,这就是希望的开始。我们的活动仍在继续,我们的希望仍将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