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其人其事(上)

时间: 2014-08-03 14:16:44
栏目: 历史视野
话题:
作者:中正, 来源:《东风》杂志  

焦裕禄其人其事(上)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1945年从宿迁回到家乡,参加民兵,于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民兵参加过不少战斗,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担任过组长。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被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中共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而后又被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工业建设,直到1962年先后担任车间主任、科长,在这期间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被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调到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病故,时年四十二岁。 工业 1953年6月,焦裕禄被从河南尉氏县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1],担任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的副组长,负责搜集洛阳的水文、地质、气象等历史资料,为选择厂址提供科学根据。对于焦裕禄等一批土改干部筹建国家一流的大厂,当时的议论是:这些扯牛尾巴的土八路们建设工厂是外行,而依靠外行是难以建起苏联援华的现代化大工厂的[2]。 到1954年6月,焦裕禄担任了修筑一条由洛阳老城通往厂区工地的临时公路的办公室负责人。在负责修路期间,焦裕禄担任了洛阳矿山机器厂的团工作。当时洛阳的条件很差,许多来自大城市的技术人员一时无法适应洛阳的生活。如当时的一位张某,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由于受不了洛阳艰苦生活,借出差回上海就不回来了。对于张某,当时许多人主张开除掉,杀一儆百,但是焦裕禄支持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尽量争取和教育,当张某最后从上海回到洛阳后,焦裕禄还主持了热烈的欢迎会,使其最终扎根洛阳矿山机器厂[3]。对于知识分子,焦裕禄主张“政治上严格要求团结帮助,工作上大胆培养放手使用,生活上体贴入微关心照顾”,认为“我国的知识分子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己的事业。我们没有理由不信任他们。”[4]依靠这些青年人,他们解决了不带空槽的双向人字齿轮的加工任务。 1954年8月,焦裕禄被矿山机器厂党委选派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5年初,焦裕禄又被派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担任实习车间主任。每天焦裕禄都提前到车间打扫卫生,然后跟着工人师傅打下手,向技术人员请教,跑遍了整个车间的每一道加工工序。有人问:“焦主任,你是来学习的当领导的,不跟着车间主任转,做这些活干啥?”焦裕禄说:“不懂生产过程,怎么能领导好生产?”不仅如此,焦裕禄还拜了老工人张万宝当师傅,从零开始学习工业生产的各种知识。为了尽快掌握工业生产的专业知识,他将产品零件都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随时学习,将不同钢材的钢屑装在衣兜中随时比照,从ABC开始学习俄文,甚至用茶杯当模型学习工程制图知识。 在与工人的接触中,焦裕禄逐渐发觉当时盛行的“三级一长”负责制(一切人员听从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的一切命令,不准任何人提出和“三长”不同的意见,更不许批评“三长”)压制了广大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担任机械车间负责人期间,通过发扬群众路线,解决了减速机工段生产不顺的老大难[5]问题。1956年7月至10月,《起重机厂报》连续发表了题为《减速机工段党小组是怎样保证完成计划的》、《对工段长工作方法的几点体会》、《谈谈前方竞赛中的问题和意见》等焦裕禄署名文章,强调了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动群众,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6]。在给厂党委的建议书中,提出要让工人、技术人员参与管理,并在全厂开展前后方劳动竞赛,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计划[7]。 1956年底,焦裕禄从大连回到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一金工车间主任,带领职工投入了紧张的设备安装工作。当时的口号是“边基建,边安装,边试生产,加速实现工业化”。一金车间的设备还在安装阶段,许多大型设备都需要空中行车吊运,但是当时不具备这些条件。焦裕禄与当时的运输科一起召开了群众大会,集思广益,放弃了苏联专家制定的运输方案,采用了千斤顶升高、铁轨平车两头抬、进入厂房换木杠手工作业的方法,成功完成了一金车间二百七十多台设备的运输安装[8]。一金工车间接下了厂党委下达的试制我国第一台两米五双筒卷扬机的任务,在设备不全、技术不足、经验全无情况下,短时间试制卷扬机并非易事,副总工程师就说“条件不具备就进行试生产,会打乱办工业的程序”,指责工人是“农场作风”“游击习气”[9]。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卷扬机的大齿轮加工卡壳,车刀损耗率太大。当时的车刀是苏联专家设计的,专家认为车刀没有问题,中国人不要想去改进车刀,但是焦裕禄跟工人一起自己设计了新的车刀,将齿轮加工时间从十六小时缩短到六小时[10]。除此之外,他们还创造了用车床离心浇注轴瓦的工艺、用烘烤代替压力机进行总装的工艺等。两米五卷扬机在国庆前试制成功,一金工车间被评为全厂的红旗车间。 1959年春,焦裕禄又担任了洛阳矿山机器厂的调度科长。这期间洛阳矿山机器厂接受了陆浑水库的求援,计划生产一台大型启闭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几个车间扯皮的事,焦裕禄在生产调度会上并没有硬性指派任务,而是指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是农民兄弟保证了城市的粮食供应。从巩固工农联盟的角度说,我们是自己支援自己。”[11]在调查科工作期间,焦裕禄既钻研业务,又抓政治思想工作,每次布置任务,总要向职工讲明任务的政治意义,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职工大会,总结上月生产的经验教训,让职工对工厂的生产心里有数,真正做企业的主人[12]。为此,焦裕禄得到了“政治科长”的绰号。 农业 1962年6月,焦裕禄被河南省委抽调出来去加强农业战线,第一站是河南的尉氏,去尉氏县担任了常务副书记。当时,尉氏县与鄢陵县和扶沟县之间的贾鲁河滩有一片林地,1962年秋收时节,归三县管辖的靳村、马庄和小岗杨村为此发生了纠纷,有可能出现武力冲突。焦裕禄通过调查,了解到这片河滩在解放前是一片不毛之地,解放后靳村群众在此植树造林1500亩,并种上了200亩高粱,对此马庄和小岗杨村的群众有些眼红,要求收回林地,靳村的群众始终不答应。了解到情况后,焦裕禄向尉氏靳村的群众说:“马庄、小岗杨村之所以穷,就是蒋介石扒开了黄河河堤,冲毁了土地。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我们植树造林,改良土壤,我们靳村的人民才翻身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我们要帮助马庄、小岗杨村的阶级兄弟也过能过上好日子。”后来,靳村将700亩林地无偿划给了马庄、小岗杨村,解决了这场纠纷[13]。 1962年秋收期间,焦裕禄在基层调查工作时了解到,在1961年反“五风”集训中基层干部打击面过宽,由于上面产生的错误给一些基层干部加上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把表现很好的干部一下子打下去了。发现这个问题后,焦裕禄亲自走访了许多基层干部做思想工作,并指示区、乡委要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焦裕禄在刘村了解到群众对基层干部偷拿花生种子意见很大,他就亲自召开基层干部会议,对有关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扭转了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挽救一批干部[14]。 1962年10月,中央7000人大会的精神要求传达到基层,要求直接给群众宣读,焦裕禄带着工作人员直接到行政村进行工作,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很快与群众打成一片,较好解决了当时浮夸风和群众自救问题[15]。   [1]“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由前苏联援建,该厂主要生产大型提升机、穿孔机、各种洗煤设备,是中国制造矿山机械的大型骨干企业。 [2]陈新,殷云岭:焦裕禄传,1995,P201 [3]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144-146 [4]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135 [5]开封市文联集体:焦裕禄其人其事,1990 [6]焦裕禄怀着无限激情 从农村工作岗位来到了洛阳矿山机器厂,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9/05/19/010135460.shtml [7]开封市文联集体:焦裕禄其人其事,1990,P88 [8]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148 [9]陈新,殷云岭:焦裕禄传,1995,P240 [10]开封市文联集体:焦裕禄其人其事,1990,P94-105 [11]开封市文联集体:焦裕禄其人其事,1990,P122 [12]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158 [13]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186-188 [14]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214-215 [15]化汉三主编:难以忘怀的纪念:焦裕禄回忆录,1992,P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