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吴晟
中修帝国主义煤炭行业分析
煤炭行业现状
上半年煤炭行业寒意阵阵
煤炭市场仍将低迷
随之而来的其它风险
转战国外,对外资本输出
附录:2012年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名单
煤炭行业现状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6.6亿吨,比2011年增长4%左右,同比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全年煤炭净进口2.8亿吨,同比增长34.5%。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3》, 2012年全球共十个国家煤炭产量过亿吨。其中中国煤炭产量36.5亿吨,超过其它九个国家煤炭产量的总和(34.16亿吨)。
表1 2012年全球共煤炭产量过亿吨国家
| 国家 |
2012年产量(亿吨) |
2011年产量(亿吨) |
比2011年增减(%) |
| 中国 |
36.5 |
35.2 |
3.53 |
| 美国 |
9.22 |
9.94 |
-7.48 |
| 印度 |
6.06 |
5.70 |
5.79 |
| 澳大利亚 |
4.31 |
4.15 |
4.20 |
| 印度尼西亚 |
3.86 |
3.53 |
8.97 |
| 俄罗斯 |
3.55 |
3.35 |
6.11 |
| 南非 |
2.60 |
2.52 |
3.07 |
| 德国 |
1.96 |
1.89 |
2.02 |
| 波兰 |
1.44 |
1.39 |
3.64 |
| 哈萨克斯坦 |
1.16 |
1.11 |
4.22 |
| 合计 |
70.66 |
68.78 |
2.7 |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名单》(见附录),50强的煤炭总产量为26.8亿吨,占全国产量的73.2%,生产的集中程度相当高。50强中煤炭产量超过1亿吨的有7家:神华集团、中煤能源、大同煤矿、山东能源、冀中能源、陕西煤业化工、山西焦煤,其中神华集团的煤炭产量高达4.57亿吨,远超其它几家。
煤炭企业50强中绝大多数煤炭企业为中央或各省市的国资委所有或控股,唯一例外的地区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地的煤炭企业中八家是私营资本企业,其它就是中央官僚垄断企业的控股企业,如平庄煤业、霍林河露天煤业、华能呼伦贝尔;其中,41家官僚垄断企业的煤炭总产量为24.2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6.3%,官僚垄断资本对煤炭业的控制由此可见一斑。
煤炭产量过亿吨的地区共有8个,煤炭总产量近24亿吨。
其中,中央国资委所有的两家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和中煤能源煤炭总产量6.3亿吨,另外还有国电集团、华能、中电投、国开投等发电企业控股的5家煤炭企业,中央国资委所属企业的煤炭总产量约为8.1亿吨;山西省国资委所有的7家煤炭企业煤炭总产量为5.07亿吨;其它煤炭产量过亿吨的省份还有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分别为2.43亿吨、2亿吨、1.73亿吨、2亿吨、1.3亿吨、1.27亿吨。
表2 各地区煤炭企业数量及原煤总产量
| 地区 |
企业数量 |
原煤产量(万吨) |
| 中央 |
7 |
80918 |
| 山西 |
7 |
50717 |
| 内蒙古 |
8 |
24345 |
| 安徽 |
3 |
12760 |
| 河南 |
4 |
17316 |
| 山东 |
2 |
19909 |
| 河北 |
2 |
19918 |
| 陕西 |
2 |
12916 |
| 辽宁 |
3 |
6852 |
| 贵州 |
2 |
3131 |
| 黑龙江 |
1 |
5373 |
| 吉林 |
1 |
3606 |
| 江苏 |
1 |
2440 |
| 重庆 |
1 |
1407 |
| 云南 |
1 |
1063 |
| 四川 |
1 |
1241 |
| 甘肃 |
1 |
1055 |
| 北京 |
1 |
1031 |
| 江西 |
1 |
1031 |
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7亿吨左右,首次由年均增加2亿吨降至5000万吨。消费方面,全年消费量达36.1亿吨,增速降至2.6%。库存方面,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进口量方面,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
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煤炭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69.9亿元,比上年减少33.7%。
上半年煤炭行业寒意阵阵
经过两年多的竞争,煤炭市场大趋势渐显:煤炭巨头神华集团主导全国煤炭定价权,其煤炭报价已成市场风向标。
神华集团近几个月以来打破平稳节奏,开始大幅降价。2014年6月25日,神华打破了平稳的调价节奏,多煤种价格突降15~20元/吨,当时价格已经达到其8年最低,进入7月份,其调价步伐并未停止,神华集团再对价格进行了大幅调整,所有煤种价格再次下调15~20元/吨。目前,动力煤价格已经降至2008年初水平,炼焦煤价格今年以来累计下降了150~180元/吨,已经回到2007年水平。
在价格下跌的同时,煤炭产销量也持续下降。1~5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8%,煤炭销量同比下降2.2%。截至5月末,全社会库存已经持续30个月在3亿吨以上,其中煤炭企业库存950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4年上半年煤炭企业的特点:利润下滑幅度大,亏损额度扩大,亏损面积增大。
根据煤炭协会数据,2014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亏损企业总额247.4亿元,同比增亏45.5%。4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44.5%,同比扩大17.8%。根据煤炭协会5月份对36家大型煤炭企业调研情况,企业亏损面55.6%。分省区看,黑龙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9个省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出现亏损。
煤炭行业正在步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后尘:出现了全行业的产能过剩,继而进入到全行业亏损。
龙煤集团,黑龙江省属的最大官僚垄断资本企业,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2013年全年净亏损22.8亿元之后,201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仅为77.1亿元,却亏损16.22亿元;4月份又亏损5.78亿元,前4个月已累计亏损22亿元。由于企业资信等级下降,四大银行已经停止向龙煤集团增加贷款。另外,龙煤集团职工不仅降薪,并且工资也已经不能按时发放,欠付工资达8.2亿元。双鸭山分公司自2013年年中开始拖欠下属各煤矿工资,停发各项生产、安全奖励。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2013年的净利润也出现亏损,2014年年一季度亏损额度更是达到1.58亿元,成为淮北矿业今年终止IPO的原因之一。
2012年,因“7000万元嫁女事件”而名噪一时的山西煤老板邢利斌,2011年还以44.8亿元的个人财富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44位。而在2013年底,其掌控的山西最大私营煤炭企业——联盛集团却因债务居高不下,严重缺乏偿债能力已申请重整破产,2014年3月被警方带走。
煤炭市场仍将低迷
首先,供应端压力有增无减。煤炭供应端包括煤矿、出煤港、进煤港库存都非常高,都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供应压力较大是煤企降价的重要原因。
其次,市场需求仍萎缩。国内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今年水电增长较快挤压火力发电,电厂对煤炭的需求短期不会有大幅变化。其它相关行业如钢铁行业、水泥制造业开工不足,后期在环保压力作用下,生产会继续受到限制,对煤炭的需求可能延续下滑趋势。
再次,进口煤炭带来的价格冲击。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煤炭的大量涌入,也制约着煤价上涨的空间。近几年,中国进口煤炭逐年增长,2011年1.9亿吨,2012年2.9亿吨,2013年3.3亿吨。2014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净进口煤炭1.06亿吨。这对于本来就受到产能拖累和需求挤压的国内煤炭市场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格局,已从此前的供需基本平衡,向供应宽松、结构性过剩和个别时段和局部区域紧张转变。煤炭市场将总体上处于需求低增长、价格低水平的阶段。
随之而来的其它风险
煤企贷款风险
早在今年年初银监会就警示,因企业互联互保引发的风险传递比较严重,区域信用环境有所恶化。随着煤企亏损扩大,必将导致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和债务,贷款风险已经开始暴露出来。
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盈利前景不被看好,银行均要求上浮新增贷款利率5%~20%,企业财务成本不断上升,4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0亿元,增长16.2%。
煤企融资风险
随着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各大银行纷纷下调煤矿信用等级,导致煤炭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银行断贷、债券发行受阻也时有发生。
2014年2月中旬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30亿元项目兑付风波,东北一些煤炭信托产品到期兑付压力,都说明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增大。2014年到期兑付的矿产类信托产品规模至少在113.33亿元以上,涉及到13家信托公司。未来可能发生更多的信托或理财产品违约事件。
转战国外,对外资本输出
由于国外煤炭开采成本低,还可以维持一定的利润,国内好多煤炭企业开始转向海外投资煤矿开采,再以进口煤的形式销往国内。
煤炭企业对国外煤矿具有全部或部分煤炭资产所有权,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在国外进行的矿产开发。
2009年,兖州煤业进行了第一次大收购,当时兖州煤业斥资32亿澳元收购了Felix Resources。2011年兖州煤业又进行了第二次大的海外并购,出资20亿美元与格罗斯特煤炭有限公司实施合并。交易完成后,兖州煤业持有兖煤澳洲的77%股份,格罗斯特现有股东将持有兖煤澳洲的23%股份。并购后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拥有两大公司Felix Resources公司和澳思达公司,资源总量合计17.3亿吨。兖煤澳洲的主要资产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包括5座在产煤矿,8个煤矿资源勘探项目,超洁净煤技术以及纽卡斯尔港基础设施集团有限公司15.4%的股权等。
神华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积极探索,国际化经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海外投资业务已经发展到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印度尼西亚南苏煤电一体化项目位于南苏门答腊省,为煤电一体化工程。电厂建设规模为2×150MW,并且具备继续扩建的条件。电厂距配套的露天煤矿约3km。为本项目配套的当库煤田初步估计储量约4亿吨,可采储量约8000万吨,年产约210万吨,可满足电厂30年用煤需要。项目由神华国华(印度尼西亚)南苏发电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中国神华占70%的股份,印度尼西亚PT.EMM能源公司占30%的股份。
2014.07.16
论坛链接:http://www.bu1917.info/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70
附录:2012年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名单
| 排名 |
企业名称 |
原煤产量(万吨) |
股东 |
股份 |
性质 |
| 1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5665 |
中央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2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17552 |
中央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3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3267 |
山西国资委 |
65.17% |
官僚资本 |
| 4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12292 |
山东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5 |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1564 |
河北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6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1368 |
陕西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7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540 |
山西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8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8354 |
河北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9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8008 |
山西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10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7617 |
山东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11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7520 |
河南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12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7107 |
安徽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13 |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6881 |
山西国资委 |
54.03% |
官僚资本 |
| 14 |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
5991 |
|
|
私营资本 |
| 15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468 |
山西国资委 |
60.31% |
官僚资本 |
| 16 |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373 |
黑龙江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17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
5041 |
山西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18 |
内蒙古伊东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980 |
|
|
私营资本 |
| 19 |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727 |
河南国资委 |
64.24% |
官僚资本 |
| 20 |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655 |
中央国资委-国电集团 |
51.00% |
官僚资本 |
| 21 |
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4296 |
中央国资委-中电投 |
69.40% |
官僚资本 |
| 22 |
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3866 |
中央国资委-华能 |
100% |
官僚资本 |
| 23 |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3733 |
安徽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24 |
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3617 |
|
|
私营资本 |
| 25 |
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
3606 |
吉林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26 |
国投煤炭有限公司 |
3131 |
中央国资委-国开投 |
100% |
官僚资本 |
| 27 |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002 |
河南国资委 |
65.79% |
官僚资本 |
| 28 |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733 |
辽宁国资委 |
|
官僚资本 |
| 29 |
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2597 |
辽宁国资委 |
|
官僚资本 |
| 30 |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
2440 |
江苏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31 |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2377 |
|
|
私营资本 |
| 32 |
内蒙古西蒙集团有限公司 |
2106 |
|
|
私营资本 |
| 33 |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67 |
河南国资委 |
57.08% |
官僚资本 |
| 34 |
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025 |
贵州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35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920 |
安徽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36 |
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849 |
|
|
私营资本 |
| 37 |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805 |
|
|
私营资本 |
| 38 |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753 |
中央国资委-华能(49%) 甘肃国资委-41% 甘肃平凉国资委-10% |
100% |
官僚资本 |
| 39 |
内蒙古特弘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620 |
|
|
私营资本 |
| 40 |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1548 |
陕西榆林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1 |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522 |
辽宁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2 |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
1512 |
山西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3 |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407 |
重庆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4 |
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256 |
|
|
私营资本 |
| 45 |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241 |
四川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6 |
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106 |
贵州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7 |
云南东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
1063 |
云南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8 |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55 |
甘肃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49 |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 |
1031 |
江西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50 |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31 |
北京国资委 |
100% |
官僚资本 |
| 合计 |
|
26828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