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华侨报》: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1966)

时间: 2014-08-25 14:20:18
栏目: 历史视野
话题: 文革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3.11~1966.03.13

 【编者按:文化革命,一个被教科书百般妖魔化的字眼,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绕不开的话题,它的真实面目究竟是怎样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视野板块将陆续推出多篇文化革命期间(66-76)外国人士访问中国所见所闻的报道以飨读者。】 【本刊讯】澳门《华侨报》连续刊载该报社长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的文章,现摘要如下:(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

《记者招待会》

港澳非亲共的报纸,素以拥护新闻自由为号召,以中共封锁新闻为理由,对于中国内情的报道,每基于道听途说,风气一长,流弊滋生,从歪曲与无知,衍成诬蔑与恶意,在所不免。作为群众耳目的报纸,如此做法,对于一个认真做事的政权,未免有欠公平,而对于读者更有亏其信赖。倘若一张报纸,不单是为反共而反共或者由于尚有其他顾忌,如不愿放过这一个良好的采访机会,迨无可以非议之处。 十六年来,由于国民党政府继续据守台湾,国共之争未已,加以过去一段期间,大陆对侨乡之措施失当而造成了华侨里面所谓“红”“蓝”的界线,虽并不深刻,但他们之间,说不上志同道合,而帽子乱飞,人们每以不谈政治为洁身自爱的第一守则,但他们深心之中,是渴望着看到客观的和忠实的报道。作为满足此种要求的中立报纸,亦即致力于侨胞与祖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互相结合的爱国报纸,更应该尽量利用这个机会,作一次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报道。 中共通过李宗仁记者招待会而邀请了港澳中外记者到红色中国访问,其动机的纯洁,是无可否认。他们诚心诚意去做好这件工作,虽然应邀记者的广泛性,同他们的理想仍有相当的距离,但他们却已获得超乎预期的成功。 他们对我们这班客人的照顾,简直无微不至,住食行固然是第一级招待,至于在每一次招待会或参观访问中,都不厌求详地答复我们一切问题。除了陈毅关于原子弹问题外,记者们未逢过一次的推挡答复。摄影机,望远镜任便施用,许多干部人员更破例地让记者们拍照。实际上如果记者提得问题太少,或者不够刺激,他们反而有点失望,因此之故,每一个以探访为目的的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无不“满载而归”认为不虚此行。如果中国大陆竹幕曾存在的话,它便初次掀开了。

《客似云来宾至如归》

中国政府对待客人,无微不至,给他们留下一个良好和深刻的印象。 记者团此次作客的时间共二十五天,旅程总达一万多公里。仅在北京便留了八天,用余下来的时间去访问六个城市,当然非常忙迫,看到的也不够深刻,但一般来说,收获仍然是非常满意。 有人会提出,我们作客的是否会被暗中监视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我有可疑之处,而被人跟踪,暗中监视,本亦为事理之常。不然的话,一个国家任令特务纵横,怎可以称为有组织?但一个人,既不打算窥人隐秘,又没有为非作歹之心,对这问题的关怀,简直就是多余的了。不仅记者个人如此,在其他同行者来说,我觉得他们的行动也是自由的。

《毛泽东的儿女们》

在中国大陆,能够看见毛主席真面貌,是人生一件大事。 这种现象的解释,不难找到。毛泽东是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唯一的、真正的领袖,是年青一代的父亲。“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是目前中国人民立身处世的守则。事实上他们都把在工业,农业,科学以及一切方面的成就,作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结果。 十六年来,毛泽东领导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从一穷二白到了现在的“强大了一些”,得来绝非容易,共产党的领导人,深知创业固难,守成更不容易。“中国还要二、三十年的建设,才能真正强大。”这个责任就要寄望在接班人的身上。 在红色中国初中以下的儿童,都出生于解放之后,工、农和知识青年们也是在新社会培养长大的。他们都是下一代的接班人,是此后二、三十年建国大业中的骨干,其中不少且已站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面。 异于一些港澳人士所想象的,他们绝不嚣张,都谦逊有礼,尤以在广东以外所遇到的为然。年青的人们,似乎都为着前途的美好境界而生存,他们少有想及个人,但作为整体的一部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则感觉莫大的光荣和快慰。 中共领导者对他们的接班人有什么要求?据记者体会所得,最重要当然是思想正确。其次则知识与健康,列为同样重要。 记者没有机会获知学生在那一个阶段起接受思想灌输。 可是,生长在今日中国里面的人,是很难逃过洗脑的。这方面工作,中共做得非常彻底,所有足以反映不适于新时代思想的事事物物,均被摈除,人们耳濡目染的,都是引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指标。 中国以往的所谓读书人,永远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钻在牛角尖里,脱离了现实的可怜虫。中国新社会是要人人读书,但不要读书人成为一个阶级。从小学起,男女孩子都被鼓励参加义务劳动,最显著是帮助城市清洁工作,在各大城市我都看见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先锋队队员骄傲地和快乐地洗刷地方,清除垃圾。 中共政权对于客人,不论他来自那个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诚恳款待,热烈欢迎。我们所到的地方,无论是在走路还是坐在车上,青年人和孩子们见了,一定主动地鼓掌,一唱百合。孩子们的喜客不只城市如此,乡间也如此。生长在纯洁的家庭,安全的社会环境里面的孩子们,精神健全是自然的结果,但仍有赖于不断的和平教育,才能养成喜客的品性。在中国的下一代里面,猜疑仇恨的心理,似乎难以存在。 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如云的客人们,自然都有宾至如归之感。

《赤子之心——“叔叔,好”》

在此次旅行中,最使记者们难忘的,相信是访问上海少年宫的那个下午。 也许我们参观的太多了,到处都是负责人员招待,先来一次介绍,然后由记者发问的。在少年宫,招待我们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人,男的、女的年龄都不超过十三、四岁。 我们到达时,立即溶解在热烈的不断的掌声里。男孩子一律穿了白衬衫和短裤,女孩子们都穿短裙子,有的是连上装的,有的是和上装分开的,颜色是花花绿绿,大家都精神饱满,多数都结有红领巾,那是少先队员,红色接班人的标志。 在掌声中记者团拾级而上,转过头来,发觉前面的英国女行家手上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不久,各人先后都把孩子拉着,起初是一个,后来两个。招呼我的是两个男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九岁。十岁的一个装成十分庄重,九岁的较活泼,两孩子煞有介事的给我引路,首先是参观各个室,其后又同我一起到草坪上去。时近黄昏,上海那天又有点秋意,我为便于同孩子们一同活动,脱了外衣,过了不久,那大的孩子竟关心我觉不觉冷。 当我们告别回到车上,孩子们阶前相送,我们每一个人就引领凝神,找寻自己的小朋友,不想错过可能多见的一面。 除了儿童宫,我们在杭州的西湖风景区里,在广州登白云山的道上,也看见休假的旅行的学童,如果我说“盈千累万”,实在一点没有夸张。 我们由北至南,碰上的都是热情,有礼貌和志气昂扬的孩子,学童在路上走,是列队的,那怕只是两个人,也是一先一后,上学时,路上相遇,行列便续渐加长了。回家时也是一队一队的走,不用教师引路。在鞍山那天,就遇了好几队男孩子,看样子不满九岁,背上负着书包,朝着我们走来,他们不鼓掌欢迎,却举手作罗马式的敬礼,绝不含糊的说声:“叔叔,好!” 这是我们突如其来的遭遇,在此之前,我们遇见的都是节目中的孩子,他们只是向客人鼓掌,招手,现遇见的却是一本正经学童,他们已在准备肩起国家的重任了。

《人民公社真相》

中国大陆的人民公社,在大多数港澳同胞的心目中是一个谜。西方报纸时常把它渲染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失败的象征。此种报道的出发点,一半是基于无知而幸灾乐祸,另一半则含有恶意。 老实说,在此次集体访问之前,记者对于人民公社的批判,始终未敢也无法下一定论。原因非常简单:若从一般报道讨资料,说坏的未必真,说好的也未必可信,非亲自观察更在观察中加入一定程度的客观与保留,结论就不会接近事实。 因此,访问人民公社便成了哄动中西记者的重大节目。从主人开列的名单中记者选了上海市郊的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在杭州时又参观了一个生产大队。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的梅家坞茶叶生产大队的长成,值得自豪,大队长卢镇豪是它的一个缩影。 卢镇豪今年三十三岁,是本地人,父母都是茶农。九岁时候,父亲在工作中摔死,到十四岁,母亲被富农打伤,不治也死去。从此,他不只负起了家庭重担,还要养活三个弟妹。解放后,他跟着翻了身,到现在他是生产大队长,结了婚,有儿女四人,都进了学校,他一个妹妹是优秀社员。卢镇豪自认学习之后,现在只有初中程度,但看他对答如流,句法文雅,常识丰富,和充满信心,文化水平问题,大概不会存在。 记者遇到的人,虽然比较想象者谦逊得多,但我看到的,都是“干劲”的表现。例如除了农牧生产之外,他们所办社内之事,文教和卫生,都非常认真。最感意外的是几个主要利用劳动力的工厂,如农具厂,拖拉机站,修车厂(自行车),木工家具厂,竹织等厂。商业方面,有粮食,缝纫,百货等合作社。究竟在人民公社发展的目前阶段中,把力量分散到如此广泛面,是否适宜,当然是一问题,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人民公社的基础已经生了根,此后的工作,只在栽培。 由于这是世界上破天荒的行政制度,它的成功,在人类的历史上,将划出一条新界线。

《目力更生及其实例》

以政治思想战胜科学困难的理论,在我们看来,确实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事实还是事实,他们敢于公开地说,并没有任何国家专家的协助,也没有向世界任何国家买过资料,万吨水压机是放在上海重型机器厂里面,在记者们众目睽睽下,执行着它的艰重的任务,谁能否定它的存在,谁又能对自力更生的方针和理论提出疑问? 在中国来说,“自力更生”是对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是对苏修背信弃义的严正回答,是教他们十分丢脸的回答。而万吨水压机的制成,也不过是自力更生一个实例。《翘首北望》 中共执政以来,新旧交替之余,继以反复清斗,虽说是为着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百年大业的基础,势所难免,可是下级干部的矫枉过正,是造成了侨乡多少不必要的不幸事件的主因。这类消息,由于缺乏报道,不少人因此而陷入了情感的圈套,对于中共所作所为,都采取了敌视的态度。对于任何有利中共的消息都认作夸大甚至是违心之言,谁为为之?孰令致之?一部分华侨人心之游离,中共当然责无旁贷。 记者此次入国访问,目的就在一观实况。因此事事客观,留心细察,希望能作出一个公正的批评。不容否认,我们此次访问的节目,大部分是主人安排,虽然各具代表性,但一般地是强调他们自力更生的成就。 北京政府之专心一志大公无私地进行国家建设,是一件千真万确不容污蔑的事。中共政权,有办法在苏修撤退,天灾相乘之后屹立不移,更足以证明它的基础,实已非常巩固。而他们于危难之秋犹能驱亿万人民于大跃进,就更可见其组织力之强。不容否认,以中国面积之大,人口之众,目前的成就,不过是局限性的成就。这一点中共领导人是承认的。中共报纸,近已摒弃了过去一个时期的夸大狂,我们在国内认识的人,也普遍虚心谦逊,这一种转变,对他们的进步,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积弱百年,而自清室覆亡,半世纪以来,能统一南北号令四方的中央政府就只有今天的北京政府。一个象中国那样具有深长文化历史的优秀民族,在良好和有力的领导下而不强大起来是没有理由的。不少憧憬西方所谓自由优美生活的人,喜欢以“极权”为中共诟病。这是一个理解的问题和看法的问题。理解力程度不同或对一件事情观点的不同,所作的判断自然相去万里。 有些人宁愿苟安,过一辈子洋奴的生活,也有些人宁愿牺牲一点,做一个给人看得起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因此国内“精神生活”是怎样的,对于一个热爱国家的人来说是一个不会存在的问题。又有一些人,由于久居资本主义制度社会,饱受片面宣传,对于共产党永远怀着戒惧之心,以记者在国内所得的印象来判断,这种戒惧也是不必要。因为中共目前基础已经稳定,自信心亦加强,对港澳同胞了解亦较深,即使发生了问题,相信都能够合理解决。 在此次作客途中,主人情厚,友道拳拳,归来既久,而故国河山,犹萦梦寐,翘首北望,难禁依依!(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3.11~196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