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共(毛)的源起与演进

时间: 2014-09-01 02:13:51
栏目: 共运观察
话题: 国际共运

 作者:吴国富      来源:进步青年网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在贫穷基础和缺乏社会公正的进程中,极其容易激起被剥夺者的反抗。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以下简称“印共(毛)”]就是面对印度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时兴起的一种体制外反抗力量。在国内外形势不断趋于稳定的背景下,印度仍然产生了印共(毛),其革命运动也不断发展。印共(毛)为何又如何发展起来?其现状如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一、印共(毛)的演进简史

    印共(毛)是印度共产主义运动一再分裂的产物。其源头最早可追溯至1946年爆发的自发的特仑甘纳农民反封建起义。在起义的全盛时期,安得拉共产党[印度共产党(以下简称“印共”)在安得拉邦的组织]对印共中央的路线发起挑战,首次提出以毛泽东的武装斗争道路作为开展印度革命的指导。因此,安得拉共产党“在毛主义正式形成为一种战略之前,就已经是毛的学说在印度的监护人。”①
    1966年,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印共(马)”]内以查鲁•马宗达为首的一派,秘密成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中心”,这成为印共(毛)的组织源头。组织的出现推动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1967年3月,“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中心”等信奉毛泽东思想的组织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号召农民夺取土地并建立解放区。纳萨尔巴里农民斗争随后爆发并迅速发展,蔓延至安得拉、比哈尔等邦。斗争遭到镇压后,查鲁•马宗达领导的“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②召开会议对运动进行总结,“纳萨尔巴里运动是‘印度革命的转折点’和‘印度议会主义的坟墓’。它号召抵制选举。消极的抵制口号必将带来积极的行动,把人民吸引到‘毛主席思想旗帜下’的革命阶级斗争中来,开展纳萨尔巴里式的运动,并引导到人民民主革命。”③并号召在纳萨尔巴里式农民斗争中建立真正的共产党④。
    1969年4月22日,即列宁诞辰100周年之时,查鲁•马宗达等人将“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正式改建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下简称“印共(马列)”]。新党肯定了特仑甘纳农民起义斗争道路的正确性,并对正在进行的纳萨尔巴里运动进行了总结。该党宣称坚持毛泽东思想,走中国式革命道路,并公开打出“中国的主席是我们的主席;中国的道路是我们的道路”⑤口号。
    1972年查鲁•马宗达牺牲后,印共(马列)党内开始派别丛生。其中实力最强的两派“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和“印度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分别以安得拉邦和比哈尔邦为基地,在印度南部和北部独立进行革命斗争。期间各派相互之间纷争不断,20世纪90年代后期甚至发生武装冲突,此即“黑暗篇章”的由来。为了结束愈演愈烈的冲突,实力最强的两派开始进行谈判,重提1981年首次会晤时达成的共识,即尽管分属不同的源流,但是都走着基本相似的道路,因而具有坚实的合并基础。通过谈判,两派在2003年“二月会议”上达成协议,决定以后无论出现何种分歧也不能与各自的阶级战友发生冲突。在此基础上,两派制定了具体的合并计划。
    2004年9月21日,“印度毛主义共产主义中心”与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正式合并组建“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中央委员会主席贾纳帕蒂任新党总书记,两派所属之武装力量也完成合并。统一的全国性政党的成立,使印度南北分离的毛主义运动连在一起,发展为全国性的斗争,这标志着印度国内毛主义力量完成了重要的组织和力量整合。2007年2月,印共(毛)秘密召开了“九大”,贾纳帕蒂再次当选总书记。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及政治决议,详细阐明了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目标、革命道路以及战略规划,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具体战略。这标志着印共(毛)初步完成了思想整合而逐渐走向成熟,开启了组织建设和运动发展的新时期。

    二、印共(毛)源起及发展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印共(毛)的崛起与发展必然植根于本国的经济社会因素。同时,作为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其崛起与发展亦必然深受国际国内双重共运气候的影响。
    (一)印度农村普遍贫困、矛盾尖锐和差距鸿沟的存在是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印共(毛)的支持者主要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在城市及比较富裕的地区,并没有多少人支持印共(毛),他们对其更多的是持反对态度。”⑥这首先是因为印度农民普遍贫困,长期忍受着被剥夺的命运。印共(毛)的群众基础基本上由贫苦农民和边远山区的被剥夺者构成,大部分属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印度总理辛格也指出给予该党支持的都是被剥夺的人群。比如在印共(毛)影响较大的比哈尔、奥里萨、西孟加拉、中央和北方五个邦,表列种姓的人口占到了全国表列种姓总人口的55.8%,占全国表列种姓贫困总人口的70%,表列部落的人口则占表列部落总人口的49%,占全国表列部落贫困总人口的63%。这五个邦都是印度最贫穷的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40%,而全国为28%。⑦印共(毛)所影响的其他地区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这些坚定支持者成为印共(毛)存在和发展的群众基础。
    其次,农村阶级矛盾尖锐,且被种姓制度所固化和激化。例如印共(毛)的两个传统阵地,比哈尔邦的占土地持有者总数67%的小土地持有者仅占全邦可耕地的16%,而4.1%的地主却霸占了全邦可耕地的25%,另外还有400万以上的农民没有土地;安得拉邦有人均占地0.19公顷的630万小土地持有者,他们共占地117.6万公顷,而人均占地6.20公顷的地主有83000人,他们占有了51.56万公顷。另外还有无地或少地的农业工人1102万多人。⑧这种广泛存在于印度的封建土地关系,导致农民的土地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摆脱贫困无望从而支持和加入印共(毛)的斗争。另一方面,印度的种姓制度将农民隔离开来,造成人身依附关系,使贫困农民被迫接受高种姓或统辖种姓的残酷剥削。这导致大量生活在底层的农民不堪忍受被剥夺的命运,转而支持印共(毛)的革命。
    最后,政府对农村的治理并未惠及真正的贫困阶层。潘查雅特制度是印度的基层民主治理制度,各政党出于选票考虑,千方百计地争夺对各级潘查雅特的控制权,“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对乡村发展问题感兴趣,它们只是把潘查雅特组织视为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借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已。结果,潘查雅特的领导人只注重权力斗争,而不太注意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⑨印度中央政府亦曾对进行过三次大的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改革,结果改革的成果多为富农阶层侵占,而未惠及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贫、佃农等,其生活和生产状况继续恶化。未能消解农村问题的政府治理为印共(毛)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国际国内两个共运的路线斗争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
    印共是在共产国际及英共的直接帮助下,于上世纪20年代初诞生在英印殖民地。在受国际共运支持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下,印共旋即卷入由国大党主导的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当中。印共建立初期,“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指导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体系,党内也缺乏权威的领导核心来凝聚全印度的共产主义力量。”⑩在冷战结束之前的时期里,印度共运深受国际共运的影响,在对国大党政府的态度和对革命斗争的认识产生分歧,直接反映到党内路线斗争当中,从而造成印度共运的一再分裂,结果是四个独立共产党组织的产生。伴随着意识形态分歧和印共党内路线斗争,毛主义路线逐渐进入印共党内。早在特仑甘纳农民起义时期,安得拉共产党就对印共中央的路线发起挑战,要求以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代当时占主导的城市暴动式的十月革命道路,来开展印度的革命。
    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中苏论战,导致国际共运分裂为亲苏派和亲中国派两个阵营。印度共运未能幸免于难,受此影响,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更加明显。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出于本国利益考虑而采取支持尼赫鲁政府的立场,并在此立场上要求印共转变对政府的反对态度,进一步激化了印共的党内路线斗争。印共党内以丹吉为首的一派紧随苏联,转而坚定支持政府。以孙达拉雅为首的一派分裂出去另建印共(马),主张进行“人民民主革命”,随后在中期选举的成功也使该党转向议会道路。而以查鲁•马宗达为首的激进派认定印共(马)同印共一样滑向了机会主义路线,由此产生分裂意向。在纳萨尔巴里运动爆发后,查鲁•马宗达正式开始了分裂和建立“真正的共产党”的步骤。50年代初被国际共运遏止的毛主义倾向,在印度复杂的国内外共运形势和尖锐的党内斗争中“复活”,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最终走向组织分裂:从党内秘密派别到公开的组织,直至印共(马列)独立建党。
    印共(马列)的成立并未结束印度国内毛主义派别丛生的局面,然“印度为数众多的毛派组织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路线问题上。”瑏瑡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将是非对抗性的”[12]。毛主义理论不但为斗争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同时也提供实践的蓝图。
    印度毛主义组织之间的思想分歧与分裂现实,依然有着难以消弭的思想裂痕,正如早期印共(马列)与安得拉共产党“革命派协调委员会”之间存在的异见[13]。如今的印共(毛)也只是由实力最强的两个派别,在“以马列毛主义为共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合并而来,并未容纳所有的毛主义势力。但是不可否认,复杂环境下的党内路线斗争是印共(毛)建党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该党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形势下独立自主进行自身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合理政策和策略的采取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原因
    印共(毛)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将政府的阶级性质及其政策本质对广大人民群众作深刻的批评揭露,对自己所采取的相应政策主张在理论上进行广泛的宣传,比如针对无地少地农民因无法获得土地从而摆脱贫困无望的情况,印共(毛)提出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来重新分配土地的主张,实现耕者有其田;针对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被剥夺情况,该党提出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推翻剥削阶级,废除种姓制度,实现人人平等和妇女解放等。这些主张吸引着大批年轻人及逐渐觉醒的民众。另外还以实际行动惠民。印共(毛)在其控制地区建立地方政权,坚决维护底层民众的利益和权利,将斗地主和打土豪所得大部分无偿分给治下民众。在受其影响的地区,该党通过武装为民众谋求实利,惠泽被边缘化的受剥夺者。同时,该党十分注意宣传的方式方法,利用各种途径极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如通过袭击活动,使自己经常出现在官方报端;利用秘密刊物和深入民众的方式,揭露政府的阶级性质和官员的贪腐行为,以此巩固和扩大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针对政府打谈结合的镇压策略所带来的现实挑战,该党利用中央与邦政府之间行动统一性的缺乏,在游击中经常转移阵地,与政府进行“拉锯战”来取得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正视自身实力较政府镇压力量远为薄弱的实际,采取持久的人民战争战略和游击战术,慎重选择袭击目标,在移动袭击中不断积累自身实力,在频繁出击中扩大自身影响。这些思想理论宣传、政策主张解释及实践和斗争中战略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得当,不但为自身生存谋求了条件,同时也为组织和斗争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新时期印共(毛)的发展

    新时期印共(毛)虽没能结束印度毛主义派别林立的局面,但在国内凝聚了一支实力和影响都堪称最强的毛主义力量。长期的理论建构与革命实践造就了现在的印共(毛),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4]毛泽东也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5]印共(毛)并不寻求分裂国家,而是要推翻现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权并走向共产主义,因而在思想认同上,因意识形态、革命目标和纲领的革命性质而拥有宽泛的号召力。
    在指导思想上,合并之前的“印度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和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的意识形态虽有分歧(前者认同毛泽东主义,后者认同马列主义),但有“消灭阶级敌人”的共同信仰。新党建立后即宣布以马列毛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纲领。在该党眼中,“毛泽东主义”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是继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之后世界革命进入第三阶段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的标志。强调毛主义具有国际普遍性意义,将其与马列主义并提为当代的马列主义,认为马列毛主义是当代国际无产阶级需要掌握的完整思想体系。具体到实践,印共(毛)认为与马列主义相比,“毛泽东主义”更重视农民阶级,从实践中得出一套基于游击战的战略指导思想,特别重视发动群众和自力更生,具体方式是发动农民进行“人民战争”,这些都适合目前的印度革命实际。
    (二)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组织系统
    印共(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党组织,按地域或生产领域,从上到下依次为中央委员会;地区或部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明确划分各级组织的权力职责,明晰组织运转的原则和程序。明确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并结合实际严把入党关,从源头上遏止敌对分子和机会主义分子混入党内来威胁党的纯洁性,从而保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并提高战斗力。
    党将军队界定为是“在实现革命任务中进行鼓舞、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的首要工具”,因而必须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要求军队的排、连及以上单位都必须建立党委。党领导军队除了进行革命作战任务之外,还必须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从事自力更生的生产劳动。除了军队,党还必须对群众组织进行领导,在合法斗争战线和秘密地下组织中发挥党的作用。扩大党对外围群众组织的影响,为将来革命的转变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如此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为该党的发展壮大及革命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三)掌握着较强的武装力量和巩固的群众基础
    印共(毛)的武装力量称为“人民解放游击军”,诞生于特仑甘纳起义农民在1947年底自发成立的正规游击队。经历纳萨尔巴里农民斗争以及“黑暗篇章”时期的洗礼,游击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发展,并逐渐走向正规。“人民解放游击军”名称的保留,乃是从毛泽东的思想出发,认为在走过游击战的初级阶段之后,将朝向人民战争阶段的方向转变后将建立正规军。待正式建立解放区及政权后即将其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印共(毛)的游击军目前已经发展为由主力军、游击队和民兵构成的相对专业的完整军队。据官方介绍,合并后的人民解放游击军将有6500—7000名武装士兵,拥有5500多支枪炮,其中包括大量的AK型来复枪、自动来复枪、卡宾枪、连发左轮枪以及手榴弹、地雷等。拥有一支技术型班队,能够制造12轮连发手枪和所用弹药,并能修理各种武器,具有相当的实力。[16]并且,已经拥有完整的军队建设纲领、统一的指挥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已非政府所能够轻易地加以剿灭。
    除了党组织及武装力量之外,该党亦十分重视群众基础的经营,强调对外围群众组织、统一战线及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印共(毛)在控制区政权建设当中广泛施恩于群众,在势力区影响和争取群众,在城市进行统一战线建设。在理论宣传和扩大影响上,该党除了通过理论刊物《人民行军》和宣传公告《人民真相》对革命理论和主张进行宣传外,还经常利用官方报纸媒体对袭击活动的报道来进行自我宣传。其目的都在于提升自身影响力,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四)拥有明确的革命规划和较稳定的经费来源
    印共(毛)对印度革命的性质、国内外形势及革命规划进行了阐述。基于“当今世界处于二战以来罕见的无序与动荡不稳定的状态中,帝国主义的攻势逐渐强烈,印度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党正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求改变本国社会性质,建成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印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建立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基础上,因而农村和人民战线是党的工作重心。党领导的革命对内首先要开展和推进人民战争,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建立人民军队和红色革命根据地。对外则必须与联合尼共(毛)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南亚地区毛主义运动,支持秘鲁、菲律宾、土耳其等地区的革命。除致力于在国内建立块状根据地,该党还力图以“红色走廊”推进地区性带状和片状革命区域的建立。2009年印共(毛)对外发出政治宣言,称革命已经成功地发动和组织农民,并拥有人民解放游击军;党播下的星星之火已经燃遍全国28个邦中的13个;下一步是建立武装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在正式取得武装割据政权后,把人民解放游击军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将游击战推进到全面的“人民战争”阶段。
    印共(毛)深刻认识到革命不但需要思想理论、组织力量和群众基础的支撑,革命经费也是力量积蓄的要求。因此该党一方面发动党员及军人进行自力更生的生产劳动,通过征税、打击地主恶霸等多途径筹募经费,另外在控制区内对商人及工程承包商强征“税费”和开采自然资源,构成其经费的最为重要来源。比如切蒂斯格尔邦丰富的铁矿、煤炭、铝土等矿产资源,比哈尔邦的土地、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印度官方估计,上世纪90年代初,受纳萨尔派影响的地区还只有4个邦中的15个区,现在,已经扩大到7个邦。印度的采煤活动集中在这些邦,不过,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邦的人类发展指数却非常低,贫富之间的鸿沟经常成为纳萨尔派赢得支持的基础。”[17]多途径来源的经费,为该党继续革命提供了基础保障。

    四、结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斗争,统一的全国性政党正式成立以来,随着斗争经验和组织发展不断成熟,该党的实力和影响也日益增长。历史上中国革命的胜利和联合尼共(毛)“人民战争”的先例,加上印度的革命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在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强化该党的执着追求。由此可以断定,印共(毛)在短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并发展。
    印度政府对印共(毛)被迫采取打谈结合的清剿策略,说明政府的无奈,希望将其引导到建设性反对势力的方向。然而,与印度国内存在的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不同,印共(毛)作为印度政治体制的破坏性力量,其革命目的直指国家政权,要求打碎国家旧机器建设“新世界”。早在2004年,联邦院议员、前军方首脑S•R•乔杜里将军就在国会中声称:“纳萨尔主义运动是危害国家的主要威胁。它要比查谟•克什米尔或东北地区的局势更为危险。”总理曼莫汗•辛格在2006年亦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纳萨尔主义已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国内安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18]官方表态之外,印度媒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关于该党袭击活动的报道。
    然而,印共(毛)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新旧挑战。其一,该党立基于农村,落后的农村条件和薄弱基础在面对当代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城市的抵抗时,显然无法孤独担当起支撑先进革命斗争获得最终胜利的使命。因此,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失去外部直接支援的印共(毛),“要想再依靠‘小米加步枪’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武装夺取政权恐也难实现。”[19]其二,当今的印度不同于联合尼共(毛)革命时期的尼泊尔,国内政治民主制度已经得到认同而较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相当的成就。更何况,国家现代化进程虽没能解决印度的土地革命和工业化两大历史任务,没能消解严重的社会矛盾,但也确实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改善,而政治上为低种姓和部落民等底层群体预留名额的做法,更是直接剥离着该党的党群联系。其三,在武力镇压中,政府一直将印共(毛)视为国内恐怖势力和威胁地方安全的因素,主要动用地方警察和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加以剿杀。经过多次“交手”,政府越来越认识到该党实力及其威胁性,开始增加警察数量并加快更新装备,这使印共(毛)遭受了重大损失并处于艰难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正规军也越来越显现出介入的意愿。因此在印度,作为体制外力量的印共(毛),想依靠武力来挑战强大的国家机器,必然胜算不大。其实,印共(毛)目前只是针对特定的目标进行小规模的袭击和针对政府进行报复性行动,目的在于夺取武器和扩大影响。事实证明,一旦政府开展较大规模的专项清剿计划(如“拉尔噶行动”和“绿色狩猎行动”),很容易给该党及其武装以重创。
    综合来看,印共(毛)的组织和武装力量整合尚未完成,其革命总体上还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早已向多样化和独立自主的方向发生了转型,这意味着印共(毛)在这个阶段内将很难从国际共运当中获得外部直接援助,而必须进行自力更生的斗争,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必须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在这个阶段的长时期内,该党在应对政府清剿而遭受严重外伤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因分裂传统和党内斗争分歧所可能带来的威胁组织统一的内伤,由此决定了该党的未来发展及斗争都须经历一个艰辛的“内外兼修”过程。而今只能说,印共(毛)实现问鼎国家政权的目标存在可能性,但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注 释
    ①③[12][13][印]莫汉•拉姆著:《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分裂再分裂》(陈峰君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局(1980—1985),第26、264、273、282页。
    ②其前身是查鲁•马宗达于1967年11月在加尔各答公开建立的印共(马)“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目的是试图协调全国活动并逐步建立一个毛主义政党。1968年改名“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
    ④在以查鲁•马祖达等极左人士眼中,印共及获得全国大选胜利后的印共(马)都走上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因此不能代表印度的无产阶级利益,不是真正的共产党。
    ⑤转引自:[美]本杰明•史华慈著:《“毛主义”战略的基本特征》(陈玮译),载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⑥⑨[19]时宏远:《印共(毛)崛起原因探析》,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1期。
    ⑧[18]孙培钧:《纳萨尔主义农村武装斗争——印度政府国内安全的头号威胁》,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⑨尚会鹏著:《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⑩王静:《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中的印共(毛)》,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13]印共(马列)坚持完全按照毛泽东的教导进行直接革命,而安得拉共产党从长期革命经验出发,强调要创造性地将毛泽东思想运用于印度具体实际。
    [1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16]转引自韩冰:《印度共产党(毛)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17]西德哈斯•斯利瓦斯塔瓦:《印度重拳清剿“毛主义”》(卫安毅编译),载于《世界报》2009年11月25日。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48期,摘自2012年第6期《社会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