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共产党如何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

时间: 2014-09-04 14:05:24
栏目: 共运观察
话题: 国际共运
 

菲律宾共产党如何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

——菲律宾共产党武装斗争的起点
 来源:星火导刊
 
      菲律宾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开始于抗日战争。日本进攻、美帝溃逃,菲律宾共产党抓住机会组建了人民抗日军,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人民抗日军后来发展成菲律宾国内最大的一支抵抗武装,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但抗战胜利后,菲共却走上了和平改良的道路,一度解散人民抗日军。

    而战后美帝及其傀儡政府却对共产党坚决镇压,菲共不得不重新召集人民抗日军老战士,组建了人民解放军开始反对傀儡政权的人民战争。但是当时菲共领导层始终没有树立正确的革命路线,而是追随苏修,在谈判招安和武装自保中徘徊不决。人民解放军始终没有大的发展,最后在70年代彻底缴枪投降。

        六十年代后期,在文化大革命的感召下,以塞松(Sison)为首的菲共青年党员造了修正主义中央的反,于1968年12月26日成立了新的菲律宾共产党(CPP),重建了新的在马列毛主义指导下的菲律宾共产党。建党的第二年,新菲共主席塞松与吕宋岛乡村地区的一支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取得了联系。这支队伍的指挥员不满老菲共的修正主义路线,此时已经脱离了老菲共的指挥。塞松说:“我们有一个没有军队的党。”该指挥员说“我们是一支没有党的军队”。于是,这支部队表示接受新菲共的领导,于1969年3月29日正式改编为新菲共领导下的革命武装——新人民军(NPA),开始人民战争。菲律宾的革命武装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人民战争蓬勃发展,菲共领导的人民武装日益壮大,控制区域不断扩大,使马克斯独裁政权陷入了人民斗争的包围中。但是当马克斯在人民运动的高潮中下台后,菲共内部却发生严重的分歧,一部分人放弃反修立场,逐步滑向社会民主主义;另一部分人则受到托派影响,要求以城市武装起义为工作重心。内部分歧导致了菲共的分裂,使得菲律宾人民战争受到严重挫折,新人民军由过去的数万人一度下降到只有三千战士。1992年,以塞松为首的老党员奋然发起了第二次大整风运动,重申以毛泽东主义为指导思想、农村包围城市为基本战略、持久的人民战争为基本斗争方式。菲共解决了内部分歧,从那以后,菲律宾人民战争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于菲律宾共产党——1968年重建的政党

机关刊物 《ANG BAYAN》

菲律宾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CPP)于1968年12月重新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和建立统一战线,夺取国家政权。菲律宾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新人民军,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开展了革命武装斗争。 该党及其组织长期以来被政府宣布为非法,总书记何塞·西逊长期流亡荷兰。 90年代以来,菲共内部矛盾不断加深,1992年形成“抵制派”(列宁主义)和“效忠派”(亲西逊派)。 前者另成立菲律宾工人革命党。1994年,从新人民军分裂出来的“亚历斯·文加瑶派旅”与“抵制派”联合。 但西逊仍代表菲共主流。目前,菲共的党部位于荷兰城市乌得勒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