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社会主义”的奶 砸资本主义的锭

时间: 2015-01-30 09:02:12
栏目: 风华正茂
  作者: 等奶少年            来源:投稿   这个世界说真话的多,说假话的少。但,说真话的发不出声来,世间便满是奴化的教育。就像一个职校的老师讲他在学校的三大任务:第一,把学生骗到学校来,忽悠他,许以愿景;第二,拿宿命论的观点灌输给他们,"远离财富,遵照天命";第三,送到工厂里面,和工厂一起压榨他们。于是,爆出来"某某职校与某前500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新闻。是啊,他们的确是在合作压榨这些学生工。有一个职校老师,他不愿同流合污。校长找到他说"你tmd傻x,不压榨学生,你的工资从哪来?" 小时候的我,傻傻地,挺单纯的。那时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喝牛奶是一个件奢侈的事。当时讲到国外倒牛奶事件时,老师说,"美帝倒的是资本主义的奶,我们社会主义的奶不会倒,等销售渠道畅通了,就不会倒牛奶了"。那时候,我还喝不上奶,但我觉得总有一天,当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当奶足够多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们一些,甚至是白给的。毕竟,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倒社会主义的奶呢? 长大了,我才发现原来他们都是在骗孩子玩的。 几年前,我读了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博士。老师告诉我说,他活地很郁闷,每天说着自己都不信的鬼话。老师说他这辈子撒的最大慌就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可以相结合的慌。那时候,我已经学的世故,我说"没事没事,都是为了生计嘛"。那晚喝醉,老师跟我说,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怎么可以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是要求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样才能进行交换),一个公有制,一个私有制怎么结合。早上,老师酒醒,我说咱聊聊昨晚的事情。老师顿时声音很严厉,"胡说!谁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能相结合,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和市场相结合"。 前日,官媒说"倒个牛奶有必要和主义挂钩吗?"。我不禁暗暗地发自内心地佩服,我终于见到了比我老师还牛掰的人。官媒说"社会主义的'倒奶',真的与资本主义的'倒奶'有区别吗?——恐怕没有"。他的观点恐怕不仅是二者倒奶没有区别,好像 "倒奶"前的两个定语"社"和"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以前,在学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中间流传一句行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马克思主义流氓最可怕"。是啊,学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懂得剩余价值论、懂得国家本质、懂得剥削,但却可以帮着官媒自圆其说,也就是歌德派。就像是一个贪官背着一个"我是清官"的牌子四处招摇,还有歌德派在一旁给他撑着伞。这些歌德派也挺可悲,为了生计,不得不帮主子作一块遮羞布。 只可怜那些怀揣中国梦的青少年们,依然像儿时的我,等着本该倒掉的奶会施舍给这些社会主义的花朵。现在,长大了,我只能弱弱地问一句,"你答应我的奶呢!?" 倒奶仅仅是我们特色经济的怪相之一,早在改制之初,"砸锭千万"的事情更是让人吃惊。我读了二十多年书,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教课书,从来就没有提过90年代末砸一千万锭棉纺产能的事情。还是我去纺织厂调研的时候,纺织厂的工人告诉我的。他们哭着说"我们化纤厂当时有13万的产能,硬生生地砸掉3万的产能,那可都是新厂房、新机器。砸锭的时候工人都在那哭。那可都是我们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砸锭就像亲手掐死自己亲生孩子一样"。而官媒当时也是一片热烈庆祝的声音,称赞朱镕基壮士断腕的决心。可他一只手托起房价,一只手挥锤砸锭。仅在1998年,计划压锭480万,减员60万,减亏30亿。 看到这个,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480万锭,那是多少工人的劳动所积累的财富; 减员60万,60万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呢?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生产资料就必然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资本家剥削得实在太厉害了。以笔者粗略统计的汽车行业为例,汽车行业的剥削率达500%。也就是工人创造的6份价值,资本家拿去了5份,工人只留下了1份。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和财富日益集中,一方面是工人的日益相对贫困。生产出来这么多的社会产品,同时工人又是如此贫困,怎么能不过剩。要么就是机器开工率保持在50%左右或更低(钢铁等机器制造业尤为突出),要不就堆在仓库里,仓库里堆不下就只能扔掉(倒牛奶就是这样)。 原本还傻傻地幻想生产力极大发展了、社会财富多了,生产产品能够廉价地施舍给工人,就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后来,官媒说"对不起,我们不谈主义!"如果东西扔都扔不掉,怎么办?那就是只能是战争代替类似砸锭倒奶的事情,以千万人的牺牲,来换得生产力的破坏,换得一次市场经济关机重启的机会。 我们之前还都是小孩子一样的思想,总想着社会主义的好,而如今官方媒体都告诉我们不要再谈主义,我们这些人就忘却这顶虚无的、遮羞的帽子吧。官媒都已经这么说了,歌德派再出来当跳梁小丑也只会沦为别人的笑柄而已。   以下为人民日报评论微信文章,原标题《赶快叫停"倒奶杀牛"的主义之争》,作者周人杰: "呵呵。呵呵。"一位新华社记者转发"社会主义倒奶与资本主义倒奶的本质区别"后,在朋友圈里做出的无奈评价。去年底以来,一些产奶区县频发的"杀牛倒奶",引发强烈的关注。对此,有人忧虑,从感情上为奶农伤心、为鲜奶喟叹;也有"砖家"分析道,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倒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具有偶然性。倒个牛奶,确实是行业生产出了大问题,然而真的要与主义挂钩吗? 先看基本事实。先是央视《经济半小时》的聚焦,画面中倒奶、卖牛的养殖户,眼里都噙满泪水。其中一家合作社,每天700公斤鲜奶无处消化,又难于保存,只好倒进下水道。而后人民日报又跟进报道"卖奶难",承认过去从不限购的乳企,现在依靠"严苛的标准"控制收购量。而受到国外市场严重冲击,乳品收购价从每公斤4元左右,降到3.6元。谷贱伤农的一幕,再现成了"奶贱伤农",此乃不争的事实。 很多人自然联想起小时候的教科书,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中,肥猪、鲜奶,如何被成批倒入大海,宁可造成巨大浪费,也不愿给饥民解困。事实上,这是百年前的危机现状,而今随着社会福利的完善,已经没有如此直观的表现,更多以金融领域的断崖式崩溃展开,更多呈现为暗中的裁员、失业、生产停滞。背后的道理,说复杂也不复杂,资本追逐利润,必然最大化生产,可是剥削率过高,劳动者工资跟不上,自然消化不掉这么多的商品,面对滞销,企业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倒奶"与"准倒奶"的情形,只好屡屡上演。 问题来了,社会主义的"倒奶",真的与资本主义的"倒奶"有区别吗? 恐怕没有。奶业已是完全竞争性的领域,以分散的中小企业为主,各类资本争相竞逐,与其他国家、地区别无二致。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国产品牌的没落,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难散,国外奶源质优价廉的直接冲击。但,正如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批判了把危机归咎于"个别经济现象"的错误论调,认为必须要严格区分经济危机的发生征兆和原因,以及危机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作用因素。这一次,仍是市场经济之殇。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个竞争经济、过剩经济。分散的私人资本,生产天然带有盲目性、无计划性,这是创新、技术进步的动力,也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源泉。君不见,除了"倒奶"如此有冲击力的行业,多少小微企业、网点天天成片的倒下。谁都知道不好,但总会发生,这是人们搞市场经济的必然代价。从拉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国际金融海啸,再到今天的欧债危机、日本泥淖,市场的魔力面前,没人可以独善其身。 至于开放条件下,国际奶业资本的冲击,更是不可避免。市场经济的传染性,就凸显在这里。这个意义上,不同主义下的"倒奶"已经没有多少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别。所以,必须保持平常心,像水能接纳一切容器,我们必须面对一切的事实,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这杯苦涩又甘甜的啤酒,不仅有浓郁的甘冽,还有泡沫的浮夸。妄想要彻底撇去泡沫,不可能;想要适当引导,杜绝泡沫的粉碎性破坏,政府部门确需有所作为。 当前,农业部出台了一些紧急措施,各地也在努力,包括引导生产信息,协调收购企业,让奶农的损失尽可能小一些。其实,这些做法不过小修小补,没法取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否则硬生生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还有违法行政的嫌疑。实际上,市场经济之上的政府们,哪怕作用发挥到极致,纵如美国、欧盟那般成熟的调控艺术,也避免不了危机的波动。还是那句话,相信市场,但不能迷信市场;同理,相信政府,也不要过分赋予责任。 所以,我们分析的结论是,无论发生"倒奶"的市场诱因,还是缓解"倒奶"的政府行为,都没有什么"主义之争",都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过程,无需大惊小怪。如果探寻更优的出路,就要到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之外去看。当初,"社会主义"写在"市场经济"之前,就是要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一则,发挥好国有企业的作用,奶业中的国有资本不少,可直接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承担社会责任;二则,发挥好战略规划的作用,现在不搞指令性的计划,可是行业专项规划的有序引导,依然需要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