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思考

时间: 2015-02-04 03:41:09
栏目: 思想争鸣

作者:刘书林 

【进步青年网按】改开之初,'补(资本主义)课论'大行其道,为披着特色社会主义外衣、复辟资本主义造势。此文从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寻找规律,提出'社会形态的变革首先发生在落后国家是一条规律'的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亚欧一些原来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在过去几十年中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没有去探究落后国家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但是,自从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一些人在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中,重新对落后国家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问题,提出了疑问。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这合乎马克思主义吗?一连串的东欧国家剧变,是否说明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获胜这个理论站不住脚了呢?这牵涉到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应该在新形势下作出新的回答。

一、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到列宁的创造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思格斯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根据当时的情况,曾多次作过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具体判断和预测。1847年10月至11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初稿《共产主义原理》中曾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 卷第221 页)思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的一系列原理在不久马、恩共同写作的《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和运用。然而,对上述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具体地点的说法并没有在宣言中再现。可见,以上论断是一个具体判断而非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这一革命发生的规律时更注重现实斗争提供的新鲜经验。马克思在致恩格斯信(1858年10月8日)中已经注意到在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的欧洲大陆上发生革命不易取得胜利这一现实:"大陆上的革命是不可免的,并将立即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由于在广阔无比的地域内资产阶级社会还在走上坡路,这个小小的角落里的革命是不是一定会被镇压下去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所以,那种认为等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足以"自然而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才进入社会主义,因而排斥较落后的国家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说法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是找不到根据的。相反,马克思、恩格斯甚至早就对较落后国家革命冲突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见。他们指出:"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页)这一精辟论述,可以说为后来的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根底。列宁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帝国主义阶段,处于较落后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在俄国应该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上不仅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就是在布尔什维克党内也存在严重的争论。1917年4月25日加米涅夫发表于《真理报》的文章认为:"在欧洲经济最落后的国度中,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环境之下,在农村中甚至连农奴制还没有消灭的时候——这种环境和这种时机决不适于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步骤'(指武装起义——引者注)"。(《国际共运史参考资料》第4册第10页)在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有人竟高叫:"国际主义者同志们,把你们的社会革命再推迟五十年吧!"(见《托洛茨基言论》上册第311页)列宁没有像加米涅夫等人那样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某句具体判断,而是沿着他们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早在1915年8月,列宁首先根据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709页)1917年春列宁就明确制定了先争得民主共和国,"然后再争得唯一能给与备受战争痛苦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卷第12页)至十月革命爆发前几天,列宁更加坚定地确立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的俄国胜利的信念:"如果布尔什维克不让别人吓倒而能夺得政权,那末,地球上就没有一种力量能阻挡他们把政权一直保持到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上书第3卷第335页)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扬弃了其过时的个别具体结论,向前发展厂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形态的变革首先发生在落后国家是一条规律
人们可以把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一点及其相关的疑问暂且放在一边,而把目光转向更加久远的人类历史长河。在人类经历的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以及未来共产主义这五种社会形态中,每一次一种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变革都是怎样发生、在什么样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呢?对此作一番考察,能得到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本身得以创立的方法,一是历史的,二是逻辑的。那就让我们一起用历史的和逻辑的两大基本杠杆来揭示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吧。

人类最早的社会制度是原始共产主义状态。在这一社会阶段,发达的地区是中国。这是有充分根据的。散布中国各地的沈阳新乐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遗址,以及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良诸文化都是明证。以沈阳新乐文化为例,可窥见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达状况。这里有距今7000年和5000年的两层遗址。在这块高地上,当年竟居住了12 万人之众。他们有供上百人用餐的巨大陶鼎。这里还有7000年前使用煤炭为燃料的余渣,把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提前了7000 多年,令东西方为之震惊。这里还有大量精致的印坟陶器,还有新乐人的图腾标志——木刻大鹏鸟的完整遗物。这一切说明,当时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的管理机制较完善,社会交往已有可观的规模,社会运转稳定有序。其他各遗址,也从各侧面揭示了当时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相对发达的事实。然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尚未发现如此繁荣完善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证据。这说明,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中国是较发达的地区,其他各地区则是相对落后的地区。

在进入奴隶制的社会变革中,到底是原始共产主义发达的地区首先起步进入新社会阶段,还是落后的地区首先进入呢?历史选择了后者。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较为落后的地区埃及、两河流域、印度首先发生变革,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而原始共产主义较发达的中国则较迟。

在奴隶制阶段,先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和国家是埃及、巴比伦王国、印度以及后来的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共和国的奴隶制度。中国则是相对落后的奴隶制度。这不仅由于它地域较狭小,延续时间较短(严格地讲只有一千年的时间),同时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影响强大的意识形态,连中央都城都是不断迁徙的。

然而,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中,正是奴隶制较落后的中国最早发生了成功的封建主义革命,把世界其他地区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又一次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发生革命的史实。

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华帝国遥遥领先,十分发达。自秦朝开始便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的、设立郡县制的发达局面。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令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相形见绌。

但是,当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先进和发达的中国封建社会步履艰难,而封建制度一直落后的欧洲却首先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并获得成功。英美法诸国封建社会成熟较迟,又不典型,时间也短,当时相比之下淡不上发达,但革命却恰恰又一次发生在这种落后地区。

在资本主义阶段,西欧、北美是发达地区,并且由于资本主义把世界联为一个密切的整体,所以一切民族都很难改变列强的布局,除非打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之下,俄国、中国等国家,则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落后国家。

在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大变革中,再一次出现了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并获得成功的事实。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难首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纵观历史,没有任何一次以一种社会代替另一种社会的革命发生在其原来发达的地方。这种革命总是首先在原来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因而,这可视为一条规律。落后的国家,只要民族统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凝聚力,又具备当时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可能领先世界新社会制度的发展。因此,把这一规律理解为"越穷越革命"是不准确的。必须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领先。

这种现象及其反映的运动规律怎么理解呢?这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学说。

一定水平的生产力需要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相配合。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外壳。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之后,必然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要求冲破旧的社会的外壳,建立更高一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时候,社会旧壳就必然对它起着束缚和制约作用。原有的社会愈是发达和完善,其外壳便愈是坚硬,因而愈难被生产力的新要求所突破。相反,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原有社会外壳则不够坚硬,一旦生产力的新要求出现,则较容易被冲破,而较早进入新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落后国家和地区总是首先发生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也是历史唯物论的解释。



三、中国是否"跳越"了资本主义阶段

在论证社会主义在中国胜利的现实时,国内有的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社会跳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跳跃是合理的。不难看出,"跳越"论认为中国以封建主义为起跳点,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跳"进了社会主义阶段。

这种"跳越"论回避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怎样解释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人类历史发展的跳越现象是普遍的吗?用偶然性的根据,怎样解释历来的社会演进的革命都发生在落后地区呢?

一般说来,历史发展、社会形态演进是不允许孤立跳越的,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和相当于国家的地区尤其如此。这种跳越只可能发生在个别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地区。如果用"跳越"论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亚欧大面积上的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则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跳越了资本主义阶段吗?如果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理解为局限于一个国家内的事物,如果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完全理解为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形态,可以说中国不曾有过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主义是没有国界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世界里,既有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不典型的、不发达的国家。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际上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充当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没有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充当被掠夺的对象,就没有世界资本主义的正常运转。因此,从世界整体角度看,中国等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实际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只不过是不典型的、不发达的、不独立的、充当剥夺对象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也曾有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列强在近代的活动,早已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的运转体系之中了。因此,中国就再也不可重复一个典型的、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而是在具备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走上更高的社会主义阶段。

为什么中国这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能有一个典型的、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帝国主义不答应。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本性是排他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竟然可以毫不含糊地联合全欧洲的封建君主国去扑灭18 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可以极力阻碍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这种排他性造成了每一个新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初期,都要伴随一场涉及数国的战争。至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基本上确立了各自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世界平衡的格局。稍有新变化出现,免不了用世界大战或绵延持久的局部战争来解决问题。在这种局势下,一个被列强宰割、控制的中国社会,是决不允许成为列强们对等的伙伴的。这就是中国无法有一个典型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的原因。由此可见,中国并没有"跳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而是渡过了一个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是在一个相当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在具备了西方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中外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基础上,循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