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2015-02-05 12:52:41
栏目: 理论学习
话题: 中国经济
作者:黎明   来源:《东风》 【摘要】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正值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它的主要任务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输送到东南沿海一带,从而为出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简言之,是西部的资源服务于东部的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一方面是为了发展西部经济,缓解西部地区社会矛盾,开启国内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东南沿海一带的出口制造业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源、能源等。   近30年来,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以GDP总量来计算,201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是,在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其中的一个后果,就是国内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即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 一、世界工厂与第一轮西部大开发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日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以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近些年迅速成为了举世公认的“世界工厂”。1995年,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中国所占的份额只有5%,近年来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15%,远远超过德国的7%和英国的3%,与日本几乎持平,仅次于美国的25%。在2007年有172种“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09年有20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1]]。 世界工厂制造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方发达国家,从而带动了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中国而言,国内消费一直比较低迷,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来发展经济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在中国的宏观经济结构中,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总额的37%[[2]],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非常大。 从地域结构上来说,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各省,比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以及环渤海湾等区域。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能源产品和资源产品。但是,东南沿海一带恰恰是能源和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出口制造业所需的资源,除从国外进口以外,大部分都是从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输送到东南沿海各省。由此,便产生了“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将西部地区资源输送到东部各省的重点工程,这就拉开了中国第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序幕。 以煤炭为例,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是中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产量大,外运量多,2000年经铁路和公路向东部地区运输约2.5亿多吨。煤炭主要由铁路运输,并且集中在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上。 “西气”主要是指中国新疆青海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2002年7月4日正式动工建设,2004年12月31日正式向上海等地输气。 从电力方面来说,“西电东送”分为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 除了自然资源之外,沿海制造业还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中西部各省自然也就成了劳动力输出地。根据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10年中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42亿人,其中外出就业的达到1.5亿人。从来源上看,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五个劳动力输出大省。 于是,第一轮西部大开发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以及劳动力等长期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沿海等地输出,这些资源在沿海出口制造业变成廉价商品以后,再大量出口到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就是这样奠定的。 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新的西部大开发 这种西部出资源,东部造产品,然后大量出口的经济模式长期存在下去,必然造成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不平衡,由此给西部地区的群众造成巨大的生活压力。 从国内方面来说,西部的广大地区,在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都是非常明显的。西部的国土面积占中国的70%以上,人口密度比较低,更何况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输出到东部沿海一带,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从而抑制了区域消费市场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方面的长期落后,容易引起民族矛盾,激发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成长壮大,给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造成很大威胁。 近些年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渐渐坐大,一方面与国外敌对势力的支持和怂恿分不开,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导致少数民族群众对政府不满,从而为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从国际方面来说,近年来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威胁到了“世界工厂”模式的生存。过去中国主要靠向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来弥补国内消费的不足。但现在,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从而使得美国的经济状况好景不再,消费市场一片低迷,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也趋于激化。在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各国政府都在削减财政预算,紧缩开支,降低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使得普通群众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在国内激起民愤,群众抗议事件此起彼伏。 外需市场的萎缩,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过去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积极启动国内市场,从而避免中国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中国的出口制造业遇到的危机,除了外需市场萎缩之外,还有劳动者工资上涨、资源和能源价格上升以及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一步压缩了出口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东南沿海一带的出口工业更为艰难。 为了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更优惠的政策扶持,近年来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制造业开始了向西南腹地迁移的过程,西部的很多地方,也开始积极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2012年2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立足扩大内需方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规划》还提出,国家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同时,该文件还明确提出,西部地区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3]]。 通过以上种种事实,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国内外条件的变化,2010年以来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具有了与第一轮西部大开发不同的特点,承担了不同的任务。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正值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它的主要任务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输送到东南沿海一带,从而为出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简言之,是西部的资源服务于东部的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一方面是为了发展西部经济,缓解西部地区社会矛盾,开启国内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东南沿海一带的出口制造业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源、能源等。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就出现了资金和工业项目从东南沿海一带转移到西部地区,从而使得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留在西部一带,提高当地的经济总量,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 纵观中国西部大开发近20年来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始终是服从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资本增值服务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值是核心规律,其他一切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的。西部大开发20年的历史,只不过是为这个核心规律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解。   [[1]] 江涌 《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第5页,东方出版社,2011年 [[2]] 李民骐 为什么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红色中国网 [[3]] 新华社电,《国家支持成渝经济区率先发展》,《成都商报》201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