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晟 来源:<星火导刊>90期
纲要:
一、锡兰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
1、1948~1956年
2、1956~1977年
二、斯里兰卡重新沦为半殖民地
1、1978~1994年
2、1994~2005年
3、2005~2015年初
4、戏剧性的总统更迭
三、一些思考
1、二战以后70年世界格局的两次转变
2、半殖民地的新特征
一、锡兰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
1、1948~1956年
二战前,锡兰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帝国主义通过总督为首的殖民政府直接统治锡兰。二战后期,和印度一样,锡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日益激烈,英殖民主义者看到殖民地独立已势不可挡,只得改换新的殖民方式后承认其独立。不同的是,英帝国主义对印度采取"印巴分治"的策略;在锡兰,英殖民主义者首先扶持一个买办资产阶级政党(统一国民党,1946年9月成立),然后在1948年2月4日承认锡兰自治、成为英联邦内的自治领。
1948年到1956年,统一国民党治下的锡兰和自治前没什么本质区别:经济上严重依附于英美资本,国民经济的80%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里;政治上,统一国民党把持的政权对内压制工农,对外反苏反共亲英美,科特拉瓦拉政府在1953年实施了不准进口社会主义国家书籍的禁令。美国资本操纵锡兰橡胶市场、强制压低橡胶的价格,同时美国政府禁止锡兰向社会主义阵营出口橡胶。英美通过"科伦坡计划"保持和巩固其殖民统治的地位,保持锡兰作为一个向帝国主义国家输出原料和输入工业品的广阔市场,便于帝国主义继续进行剥削。
2、1956~1977年
统一国民党搞得民怨沸腾,国内工人运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主义政党未能把握时机夺取政权,民族资产阶级政党(自由党,所罗门·班达拉奈克1951年6月创建)倒是抓住机会在1956年的锡兰选举中击败统一国民党,人民联合阵线的领袖所罗门·班达拉奈克担任总理进行组阁。
以自由党为主体的人民联合阵线执政后采取一系列加强民族政治、经济独立的措施:收回英国在锡兰的军事基地,限制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接管外国企业进行国有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56年7月,锡兰政府拒绝了一家英美石油联合企业在锡兰建立一个炼油厂的建议。
1958年1月,锡兰公共汽车业在1月1日实行了国有化。
由于这些资产阶级改良措施损害了英美资本及锡兰国内买办资产阶级利益,所罗门·班达拉奈克遭暗杀。其夫人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班达夫人)继任自由党主席,并在1960年大选中再次击败统一国民党,班达夫人担任政府总理并组阁,继续奉行班达拉奈克的内外政策,加强民族经济独立。
1960年12月,锡兰广播电台决定停止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
1961年5月,锡兰一家国有纺织厂开工
1961年8月,锡兰政府将把锡兰银行收归国有。锡兰银行是锡兰的十多个大商业银行中唯一的由锡兰人经营的银行,目前政府在这家银行中占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股份。
1962年5月,锡兰政府无视美英政府施加的压力和"抗议",根据众议院1961年5月5日通过的《锡兰石油公司法案》接管英美石油公司的设备,成立政府经营的石油公司,以进口并在锡兰分配石油产品,和打破西方石油公司在锡兰的垄断。在这之前,锡兰石油的进口和分配是由美国的德士古石油公司、美孚油公司和英国的壳牌石油公司垄断的。
1964年1月,锡兰政府在接管外油公司的同时,还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所有外国保险公司业务将全部由锡兰保险公司经营。
1964年12月,锡兰政府接管锡兰最大的报业垄断企业"湖滨大厦",并准备进一步控制一切报纸。
1965年3月,统一国民党在大选中上台,仍奉行亲西方的买办路线。1970年5月,班达夫人领导的锡兰自由党和以她为首的联合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继续执行其原路线。
1970年12月,锡兰石油公司把美国、英国和荷兰在锡兰经营的三家石油公司供应船用燃料的业务收归国有,还接管了壳牌石油公司的蜡烛厂。
锡兰政府还建立了一个国有航运公司,过去锡兰对外进出口贸易物资,全靠外国轮船公司运输。
1971年1月1日,锡兰政府成立了锡兰国有贸易公司,经营的进口业务包括各项生活必需品、五金材料、纺织品、汽车配件、轮胎、药剂、成药、工业原材料等。
1971年12月,锡兰政府通过收买的办法接管了总面积达16320英亩的七家英国人拥有的茶园,并将其交给锡兰国家种植园公司经营管理。
1972年5月22日,锡兰政府断绝与英国王室长达150年的宗主关系,并更名为斯里兰卡(是锡兰岛的僧伽罗文古名,意思是"光明富饶的土地"),宣布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结束了二十四年的英联邦自治领地位。
斯里兰卡废除了由美国和以色列等训练武装部队高级军官的制度,而以民族方式组成武装部队。斯里兰卡还赶走了美国"和平队"和"亚洲基金会"。
1973年,斯里兰卡政府发动的"粮食生产运动",以改变殖民主义者统治和掠夺导致的畸形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粮食自给,不依赖外国,也不依赖国际借货机构。为了增加粮食生产,斯里兰卡人民积极兴修水利。
1977年以前,斯里兰卡实行计划经济和国有化,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把交通运输、港口、保险业和石油业等收归国有。国家制定消费品价格,对食品进行补贴和定量供应。
1972年6月,班夫人赠送中国1头小象米杜拉(朋友 的意思),这是在首都体育馆(紧邻北京动物园)的交接仪式.
二、斯里兰卡重新沦为半殖民地
1、1978~1994年
1977年7月,斯里兰卡第八次国民议会大选中统一国民党获胜,理查德·贾亚瓦德纳就任总理并组织新政府。
1978年,斯里兰卡新宪法生效,其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政体由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国名改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8年,斯里兰卡政府实行一项综合性的新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改变以发展国有企业为主体和加强国家控制的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发展私人资本,放宽进口限制,提倡自由竞争,增加建设投资等。
至1981年,主要实施这些政策: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叫投资促进区,大量吸收外国投资,已批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7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3亿美元;提倡国有与私人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积极发展私人资本,凡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均交由资本家代管,所有权不变,迄今已有60%的工业企业由私人资本接管;解除对进口的限制,除粮食和石油的进口由国家控制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进口;削减福利开支;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随后,在统一国民党执政的十六年期间,一直维持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2、1994~2005年
1994年11月,人民联盟(自由党、平等社会党组建)领导人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库马拉通加夫人,1974年起随其母从政,1984年与丈夫脱离自由党另组人民党,1988年丈夫遭暗杀;1992年重返自由党,任中央委员;1993年任自由党副主席)当选斯里兰卡总统,随后任命她的母亲班达拉奈克夫人担任总理并组织新内阁。
1999年12月,库马拉通加夫人在总统大选中再次胜出,但在2001年12月的议会选举中被维克勒马辛哈领导的统一国民党击败,两人达成妥协,任命维克勒马辛哈为斯里兰卡总理,库马拉通加夫人则继续担任总统至2005年。
再次上台执政的自由党改弦更张,投入国际垄断资本的怀抱,执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执政后期,两党在内政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待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的态度上,自由党更强硬一些。
在政党性质上,自由党已经丧失了之前争取民族独立时的那点进步性,和统一国民党一起沦为帝国主义间接殖民斯里兰卡的资产阶级政党,区别仅在于代表不同帝国主义集团的利益,统一国民党仍投靠美英日印帝国主义集团,而自由党则逐步投靠开始扩张势力范围的中修帝国主义。
3、2005~2015年初
2005年11月,同为自由党人的拉贾帕克萨在总统选举中胜出,继续执行对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的强硬态度,并组织武装"围剿"。 2009年5月完全占领"猛虎组织"的控制区域,将其领导人全部击毙,并完成清剿游击队残兵,持续26年的内战结束。拉贾帕克萨威望大增,并借此在2010年1月赢得连任,2011年11月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
在"围剿"反政府武装的过程中,欧美各国要追究内战中的侵犯人权问题,2007年美帝中断对斯里兰卡的军事援助。中修帝国则见缝插针扩大影响力,大幅增加了对斯里兰卡军售,大批制式化常规武器开始大量出现在斯里兰卡陆军,中修帝国的武器供应和援助在帮助拉贾帕克萨剿灭"猛虎组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中修帝国还在联合国给予斯里兰卡关键支持,阻止将斯里兰卡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2009年结束了近30年的内战后,斯里兰卡开始大量吸引外国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帮助其进行战后重建,中修帝国向斯里兰卡提供了大量的贷款,2009和2010年连续成为斯里兰卡最大贷款来源国。其中,2009年提供了12亿美元贷款(第二大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仅 4.24亿美元贷款),占斯里兰卡当年对外22亿美元贷款总量的54%,这些贷款大部分都被用于建设公路、铁路、码头和发电厂等;2010年提供了8.21亿美元贷款,占贷款总量25%。
截至目前,中修帝国向斯里兰卡输出了50多亿美元资本,用来修建港口设施、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详见附录),大部分是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融合的方式进行资本扩张。
日本帝国主义曾一直是对斯里兰卡提供最多贷款的国家,但在2009年中修帝国替代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其投资的主要来源,例如: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科伦坡外环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程是日帝提供贷款,而后期工程变成了中修帝国提供贷款。
中修帝国与斯里兰卡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双边关系迅速升温。前总统拉贾帕克萨的老家汉班托塔在中修帝国的投资、承建下, 正一步步变成南亚最大的港口之一。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处于印度洋东西方向航道,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东非地区的重要航运枢纽。
中修帝国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斯里兰卡南部、西南部,而这里正是拉贾帕克萨支持者较多的地区。
汉班托塔港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孟加拉国吉大港、缅甸实兑港一起成为中修帝国 "海上丝绸之路"对外扩张战略的棋子,汉班托塔港更是其中最重要的枢纽。
4、戏剧性的总统更迭
拉贾帕克萨在2005年11月首次当选总统,任期6年。2009年镇压"猛虎组织"后威望大涨,11月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2010年1月赢得连任,第二个总统任期2011年11月开始。
2014年11月20日,拉贾帕克萨故技重施,"充满自信地"宣布提前两年举行总统选举并寻求连任第三任总统(2010年9月修改《宪法》取消对总统任期的限制),因为他和他的斯里兰卡自由党及其盟友在国内一枝独秀,反对党里几乎找不出一个能与其抗衡的人物。
然而第二天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昨天晚上还在与拉贾帕克萨共进晚餐、商讨竞选主张的西里塞纳宣布辞去自由党总书记和政府卫生部长职务,转而投向反对党统一国民党,并成为反对派共同的总统候选人。此举引发连锁反应,约20位内阁部长和政府官员接连宣布倒戈,拉贾帕克萨连任的前景突然变得岌岌可危。
西里塞纳在竞选宣言中承诺在获选后废除总统制、恢复议会制,并表示将与印度、中国、日本建立"相等关系",同时猛烈抨击用外国信贷建设的项目,若延续拉贾帕克萨的政策,斯里兰卡将"变成一块殖民地";而反对党统一国民党也表示,新政府将对所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评估,找出其中违规之处,这其中有许多项目的资金来自中国。西里塞纳还抨击拉贾帕克萨贪污腐败严重,政府内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并称其正在把斯里兰卡变成一个独裁国家。
2015年1月9日,选举结果公布:西里塞纳赢得总统大选,获得621万张选票,得票率51.28%;而前总统拉贾帕克萨获得577万张选票,得票率47.58%。当晚西里塞纳宣誓就职总统,统一国民党领袖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同时就任总理。
这次斯里兰卡选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前总统拉贾帕克萨及其麾下的执政联盟投靠中修帝国主义,损害了其它帝国主义集团在斯里兰卡的经济利益,疏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邻国印度的关系恶化,特别是2014年中国两艘潜艇携弹停靠斯里兰卡港口引起了印度等国的高度不安和警觉,担心中修帝国将会在斯里兰卡建军港,作为其海外的据点。
或许可以这么说,拉贾帕克萨成为中修帝国在斯里兰卡的利益代理人,其它帝国主义集团是对其不满的,希望自己的代理人能够取而代之。当西里塞纳倒戈到统一国民党成为反对党共同的总统候选人,动摇了拉贾帕克萨继续连任的前景,与美英日印帝国主义集团希望拉贾帕克萨被取代的愿望不谋而合,因此显得非常兴奋,对中修帝国"一路一带"对外扩张战略可能遭受的挫折而幸灾乐祸。
所以斯里兰卡国内政客之间角逐总统的大选引起了其幕后老板的高度重视,这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角力的一次外交战,与乌克兰内战的性质类似。
买办资产 阶级政党 | 依附力量 | 主要间接代理人 | 备注 |
自由党 | 投靠中俄帝国主义集团 | 拉贾帕克萨 | |
统一国民党 | 投靠美英日印帝国主义集团 | 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西里塞纳 |
从斯里兰卡国内政治看,也是赤裸裸的利益分配,自由党领袖拉贾帕克萨谋求连任总统,作为自由党总书记的西里塞纳无法通过党内提名竞选总统,既如此何不加入反对党阵营成为总统候选人,借统一国民党的平台成就自己的政治野心呢。当然,统一国民党的支持也不是无偿的,交换条件就是任命其领袖维克勒马辛哈为临时内阁的总理,并将国家政体从总统制恢复为议会制,即总理将掌握实际权力,这种利益格局是由两人背后政治力量的对比决定的,西里塞纳的政治力量自然是无法与长年担任统一国民党领袖的维克勒马辛哈相比的。
三、一些思考
对斯里兰卡60多年历史以及现状的梳理过程中,有一些初步的想法:
1、二战以后70年世界格局的两次转变
1945年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世界范围内的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浪潮空前高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独立,其大部分国家建立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权,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中的中间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中的统一战线力量。
这些民族资产阶级政权没收帝国主义的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原有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独立的工农业体系,摆脱了旧的殖民主义体系,通过经济独立进一步巩固民族政治独立。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原有的殖民主义体系不断削弱,逐步走向瓦解、崩溃,这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第一次转变。这次转变是人民的解放,是社会进步力量的胜利,这次转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胜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以及对新独立国家的支援、帮助使其有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使其在世界殖民主义经济体系以外有了一个新的选择。
世界格局的第二次转变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修正主义分子的上台,特别是中修政权的叛变,世界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失陷了,中修分子并对其它共产党和进步力量釜底抽薪,致使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共运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陷入低潮,很多二战后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失去了一股重要的支援力量,毕竟共产主义运动是和帝国主义阵营进行最坚决斗争的力量,这支力量的削弱,使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直接面对的帝国主义力量增大很多.这些国家要么领导人的路线更弦易辙,要么发生政权更迭,最后都重新陷入到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中。这次转变是殖民主义体系的起死回生,原已开始动摇、瓦解的殖民主义体系再次得到恢复和巩固,各国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卷土重来。但这个新的殖民体系和二战前旧的殖民体系不同,在殖民方式上有所改变,帝国主义国家的成员也有所增加,最明显就是中修帝国主义开始参与到维持、巩固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中,并积极地扩张势力、争夺半殖民地。
2、半殖民地的新特征
因为人民革命的推动和社会的进步,虽然新殖民主义体系重新确立,但原来那种直接通过殖民政府进行统治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所以现在世界范围内已不存在殖民地国家,而广泛存在的是半殖民地国家。
而且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很难像二战前那样独霸一块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只能"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会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附录:中国在斯里兰卡投资或提供贷款项目一览表(更新中…)
(1)普特拉姆燃煤电站
普特拉姆燃煤电站位于首都科伦坡以北130公里,总装机容量为90万千瓦,占斯里兰卡现有发电机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斯里兰卡发电量最大的电站。2011年,为纪念普特拉姆燃煤电站的重要意义,斯里兰卡政府将电站图像印在了100面额卢比纸币上。
该电站一期工程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4.45亿美元,装机容量30万千瓦,于2007年8月开工,2011年3月正式运行发电;二、三期工程合同金额8.9亿美元,全部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共有两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0万千瓦,2014年9月完工。
2014年9月16日,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启动仪式在普特拉姆地区诺罗乔雷(Norochcholai)举行,正在斯里兰卡访问的习近平和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首都科伦坡参加了视频连线仪式。
(2)科伦坡国际机场高速公路
科伦坡国际机场高速公路(CKE)投资2.9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2.482亿美元的贷款,由中冶集团总承包建设。
2009年8月,高速公路动工建设。公路全长30.6公里,道路主线全长25.8公里,连接线4.8公里,包括箱涵102道、各类桥梁39座、加筋挡土墙11000平方米、海砂填筑路基460万立方米、泥炭土软基处理13.7公里。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面,局部路段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80-100公里/小时,被称为斯里兰卡"国门第一路",建成后机场到科伦坡市区的时间由一个半小时缩短到20分钟。
2013年10月27日,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1964年斯里兰卡政府就开始规划这个项目,1994~2000年之间在韩国公司的帮助下项目开始启动,2001年12月动工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30%,约投资0.44亿美元。由于斯政府缺乏资金,于2002年5月被迫停工。2004年4月后新政府重新与中国政府洽谈了这个项目,2005年8月前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与中冶集团董事长会面时,希望总承包工程公司用政府优惠贷款的形式,贷款年限在15至20年,双方就建设高速公路达成共识。印度公司曾对该项目表示兴趣,但公路部希望由中国公司来承建。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总统上任后,加快了该项目的推进。
(3)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
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CICT)是由中国招商局国际主导融资、投资、控股管理的南亚地区第一深水港码头项目,由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CMHI)和斯里兰卡国家港务局(SLPA)成立的合资企业,CMHI占85%股份,其余15%股份由SLPA持有。
CICT项目投资额为5亿美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给予招商局国际3.5亿美元贷款。项目共建设4个泊位,码头岸线总长1200米,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240万标箱,配备12台岸桥和40台场桥,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18000标准箱的货柜轮,配备最先进的码头操作设备和使用招商局国际先进的码头操作系统AutoPacs。
2009年7月,招商局国际向斯里兰卡港务局递交了投标建议书。
2011年8月,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项目BOT协议在深圳签署,由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主导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及管理,特许经营期为35年。
2011年12月,CICT项目开工建设,将以三阶段完成建设周期,其中首期工程400米岸线于2013年七月投产,全部工程计划于2014年4月完工。
2013年8月5日,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CICT)正式开港。
2014年4月21日,举行竣工仪式。
(4)科伦坡港口城
科伦坡港口城(Colombo Port City),紧邻科伦坡南港,填海造地建设一座新的迷你港口城市,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与斯里兰卡港务局合作开发的综合类特大型投资建设项目,融围海造地、一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
中国交建将投资14.3亿美元,是斯里兰卡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该工程2014年9月正式动工,预计39个月内完成。
该港口城市占地面积230公顷,投资建设的中企将可租用新城市50公顷的土地,租期99年。填海工程由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完成,其他投资者再负责城市的建设。
(注: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HEC,中国港湾)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CCC,中交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代表中国交建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在世界各地设有60多个分(子)公司和办事处,业务涵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建项目合同额超过100亿美元,全球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
(5)汉班托塔港
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在科伦坡港东南方向240公里处,距世界最繁忙的欧洲——远东国际主航线仅约10海里,背靠大片工业园区,具备发展为国际中转深水港的发展潜力。
汉班托塔港发展项目将分四期完成,总建设费用为15亿美元,整个港口工程将耗时12年。其中,第一期工程计划三年内完成,总造价3.6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约3亿美元低息的买方信贷,约占首期工程费用的85%,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
2007年 3月12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第一期工程施工合同签署仪式。合同总价3.61亿美元,合同工期38个月,主要包括挖泥,修建防波堤、两个10万吨级重力式集装箱码头、一个10万吨级重力式油码头、42万平米堆场及其它港口设施和港作设备。
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15日开工建设,2010年8月15日码头主体结构工程基本完成,港池开挖土石方量累计达1200多万方、开挖水深17米,砌筑311米东防波堤和988米西防波堤。
2010年11月18日,汉班托塔港隆重举行开港仪式,2012年6月6日向国际航运开放。
汉班托塔港开发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约6.01亿美元,拟建4个泊位,岸线长度1298米,包括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两个1万吨级驳船泊位,年设计能力200万TEU,将于2015年11月竣工。
中方合资企业(招商局国际与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与斯里兰卡港务局(SLPA)共同成立一家汉班托塔港二期项目企业,中方以现金出资约3.91亿美元,占股64.98%,斯方以土建和设备等实物出资约2.10亿美元,占股35.02%。
斯里兰卡政府与汉班托塔港二期项目企业签署SOT协议(供应、经营及转让协议),授予项目企业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期满后可选择再延期5年。
随着二期工程的顺利建设,港口后方的大片土地将用来发展大型中转港口和临港工业,并由此形成以石化产业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综合配套基地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
(6)马塔拉·拉贾帕克萨国际机场
马塔拉·拉贾帕克萨国际机场坐落在斯里兰卡南部汉班托塔港以北15公里,机场占地2000公顷。目前是斯里兰卡第二个国际机场,服务南部省汉班托塔区首府汉班托塔市为核心的南部及东部等地区。
2009年11月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占地800公顷,耗资约2.1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1.9亿美元贷款,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总承包。
2013年03月18日,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7)南部铁路
斯里兰卡南部铁路起点为南方省的马塔拉(Matara),终点为乌瓦省的卡塔拉伽马(Kataragama),全长约127公里,为内燃机牵引的单线宽轨铁路。由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分三期进行建设,是中国企业以总承包形式承揽的第一个铁路工程项目。
项目一期自马塔拉至贝利阿塔(Beliatta),长约27公里,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工程合同总额约2.8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斯里兰卡提供2.782亿美元贷款;二、三期自贝利阿塔经汉班托塔至卡塔拉伽玛,合同额6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主要贷款方。
2013年10月28日,一期项目在贝利阿塔举行开工仪式,合同工期为3年,计划于2016年完工。
铁路建成后将从科伦坡经新修铁路起点马塔勒、汉班托塔港和南部新建国际机场直达铁路终点卡特勒格默,在斯里兰卡南部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运输体系。
印度铁路建设国际有限公司也赢得了一份在斯里兰卡修建铁路系统的合同,不过合同金额仅为8650万美元。
(8)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
南部高速公路高尔(Galle)至马塔拉(Matara)段,全长35.8公里,合同额1.287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政府优惠贷款,中铁十局与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组成联合体承建。2014年4月,高尔至马塔拉段建成通车
汉班托塔枢纽开发项目南部高速延长线第三标段项目合同金额约为2.52亿美元,资金来源为中国政府优惠贷款。2014年9月1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斯里兰卡财政部正式签署第三标段融资贷款协议,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由中国建筑承建。
2014年10月,中国建筑与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公路局(RDA)签署汉班托塔枢纽开发项目南部高速延长线第二标段商务合同,合同金额约4.24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政府"两优"贷款。南部高速公路玛塔拉(Matara)至汉班托塔(Hambantota)段第二标段贝利阿塔(Beliatta)至(Wetiya),全长2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由中国建筑承建,工期约为36个月。
该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连接首都科伦坡、高尔、玛特拉至南部重要自由贸易区汉班托塔(Hambantota)。汉班托塔地区作为斯里兰卡南部未来最重要的经济特区,目前已新建了港口和国际机场,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南部高速公路地处斯里兰卡西南部,北起首都科伦坡(Colombo),南至高尔(Galle)。
一期工程位于南部高尔Kurundugaha hetekma- Pinnaduwa路段,全长29.3公里,亚洲开发银行出资7500万美元,由日本公司承建,于2011年3月底竣工, 7月正式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位于科伦坡以南20公里的Kottawa区-Dodangoda路段,全长34.4公里,日本协力机构资金,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揽,于2011年7月底完工;
三期工程全长31.6公里,位于Dodangoda-Kurundugaha hetekma之间,日本协力机构资金,由日本公司承建,于2011年7月底建成。三期工程总造价为595亿卢比。
(9)科伦坡外环高速公路(OCH)
科伦坡外环高速公路(The Outer Circular Highway),简称OCH项目。该项目在2000年由日本JICA咨询公司进行了方案设计,在2004年进行了补充设计。全线总里程29.22 Km,分为Northern Section 1(OCH-NS1)、Northern Section 2(OCH-NS2)、Southern Section (OCH-SS)三个标段进行建设,其建设里程分别为7.75 公里、9.32 公里 和12.15公里。
2009年9月25,斯里兰卡公路局将南段OCH-SS授给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武港院路桥设计公司设计,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项目合同金额约为2.15亿美元,资金来自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合同工期42个月。
南标段OCH-SS从科塔瓦(Kottawa)至卡杜维拉(Kaduwela),是OCH项目最先建设部分,全长11公里,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路基宽度31.5m。全线结构物众多,包含3.5公里长的斯里兰卡"第一高架桥"和最大的科塔瓦全互通式立交桥,以及10座跨线桥和50余座涵洞工程。
2014年3月8日,历时4年3个月建设OCH南段项目完工通车,两地通达时间由1个小时缩减至10分钟。
2013年2月22日,中冶集团与斯里兰卡港口和公路部签署OCH-NS2标段合同
OCH-NS2起点为Kerawalapitiya炼油厂,终点位于Kadawatha 处A1公路互通桥台处,总里程9.32公里,一期为外侧4车道(中间预留2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二期将扩建为6车道。合同总价669亿卢比,按现行汇率折合约5.2亿美元,合同工期42个月,预计2018年完工。
(10)北部高速公路(NEP)
2013年5月,招商局集团与斯里兰卡政府签订了《斯里兰卡北部高速及港口物流框架协议》,将在斯里兰卡投资运营高速公路和集装箱码头等项目。
2014年12月,中冶集团总包的斯里兰卡北部高速项目(NEP)第七标段、第八标段举行开工仪式。
(11)储油供油设施
锡兰石油公司摩吐拉加威拉石油罐区项目位于科伦坡北部,工程合同额为8000万美元,中国政府向提供混合型贷款(即优惠贷款、商业贷款和赠款打包)。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共承建29个储油罐和海上输油管线及附属设施,工期3年,工程完工后将大大缓解储油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帮助斯里兰卡原油储备从3天延长到7天,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贡献。
2001年8月15日,M罐区项目工程开工仪式在科伦坡北郊举行。
2004年3月2日,在项目施工现场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交接仪式。
汉班托塔储供油设施位于斯里兰卡南部汉班托塔地区,主要是为汉班托塔港口过往船只、附近机场、工业和居民服务。包括5个10000立方米、3个5000立方米和3个3000立方米的立式拱顶储罐,3个2000立方米的LPG球罐及加油设施和所有配套设施。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全资子公司寰球工程公司承建,合同期为两年,合同额为7600万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商业贷款。
2014年06月22日,储油供油设施正式投入运营。
(12)莲花电视塔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莲花电视塔,是首个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和建造的国外电视塔项目,高350米,是南亚地区最高的建筑。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该项目融资1.04亿美元,由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
2012年1月,莲花电视塔项目合同签署,并于当月举行奠基仪式,将于2015年底完工。
(13)ASTORIA豪华公寓
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公司投资的ASTORIA豪华公寓位于科伦坡三区,集公寓、商场、会所为一体的综合性地产项目,拟建设4栋塔楼,共计503套住宅,总建筑面积128745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5亿美元。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斯第一个地产投资项目,标志着中斯经贸合作逐步由贸易、工程领域向投资领域转型升级。
2014年10月9日, ASTORIA豪华公寓项目举行开盘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