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研究(二)——中产阶级的基础、本质及其未来

时间: 2015-05-22 09:54:33
栏目: 思想争鸣
话题:

在对"中产阶级"理论以及对不正确地批判"中产阶级"理论作了简要介绍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中产阶级"这套理论呢?

中产阶级虽然在概念上是模糊的,却肯定指代一定的社会群体,只是有时候把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群体包括在内,并同时排除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群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分析问题。为了便于具体分析问题,我们以中国为例同时结合美国的例子。

 

中产阶级与生产活动

我们看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认为中产阶级首先从事的是非直接生产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人和农民被毫无例外地排除在外了。为此,我们可以从生产的角度去分析"中产阶级"。生产活动是一切其它社会活动的基础,衣食住行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人们现今的各种生产活动本质上仍旧是对自然界的改造过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增加。但是由于生产活动种类的日益繁多以及生产环节的不断增加逐渐掩盖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比如手机,人们玩着手机一定想不到手机和自然界有什么关系,但是构成手机的每一个元器件的每一种材质最初无不来自然界,最终的手机形态本质上是人们对自然界改造的结果,只不过这种改造后的形态比较高级,几乎完全抹去了自然界原初的痕迹。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从大的方面来说,社会分成了众多的生产部门,每一个生产部门要正常地运作起来,都必须要完成一系列的生产环节,每一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循环都要不断地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即,资本家不断地生产商品,然后卖掉,卖掉的钱一部分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或者扩大的再生产,一部分用于自身的消费。如果这一过程的任意的一个环节中断的话都会导致资本的死亡,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强烈渴求使得他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住正常的生产过程和尽可能地扩大生产
随着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让生产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为了使得商品更快地售出,更多的从事生产管理和商品销售的人员就成为客观的需要。
这一部分不直接从事生产的社会群体的扩大是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基础的,也就是以更多的人从事直接的生产为基础后来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商业资本,专门从事数量庞大、但销售却变得越来越困难的商品推销部门,和专门用于为资本家储备生产基金的银行资本。这种进一步的分工无疑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相应地会催生出更多的不从事直接生产的社会群体。

 

中美中产阶级对比  

中国自改开以来,从事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绝大部分不从事直接生产)的人不断增加,从1976年的9.7%增加到2008年的33.3%;同时,第二产业(加工业)的人则从14.4%增加到2008年的27.2%但事实却是第三产业的增幅要比第二产业的还要快,这与产业划分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第三产业还包括相当数量的从事特殊生产的工人,比如铁路工人;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展,资本不可能仅仅被束缚在本国范围之内,扩张性是资本的特点之一。
  中国自改开以来的对外贸易将国内生产与国外的生产逐渐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中国开始输出资本之后,这种联系就更加紧密了,所以1976年以来从事非直接生产的人数扩张不仅仅是以本国的从事直接生产的人数扩张为基础的,而且还包括国外的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直接的生产,没有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夜以继日的劳动,多少行业会因此变得多余,商业、金融、货物运输等等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更不用说旅游、餐饮业了;办公室白领、管理人员、工程师们等等都变得无所事事。看似数量众多的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从事非生产性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围绕着生产而进行活动,一部分是围绕着直接的生产,一部分是围绕着商品的销售,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围绕着金融,金融也是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

美国作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从事非直接生产的中产阶级数量非常庞大,是一个被许多学者称为典型的"橄榄型"社会的国家。不过这种社会结构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当中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美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高度垄断的程度,资本输出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从事直接生产的工人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人所从事的是围绕着"世界工厂"而进行的非直接生产活动。而且相当数量的资本家干脆直接跳过生产环节,直接将资本投放到金融行业进行投机活动,金融业可以为资本家提供便利,不直接从事剩余价值的生产活动,同时却可以瓜分其他资本家所获取的剩余价值,为此产生了众多在金融部门工作的人员
  但是美国的所谓"橄榄型"结构的中产阶级社会可以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形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社会形态,其根本原因是资本输出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典型表现。同时,美国还利用一部分超额垄断利润收买本国剩余的产业工人,最终结果是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矛盾也转嫁到了别国。有资本输出,就必然有资本输入,输入资本的国家一般都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产业工人不仅仅要遭受本国资产阶级的剥削,还要遭受资本输出国资产阶级的剥削。这些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都要形成所谓的"橄榄型"结构的社会,其做法只能是将大量资本输出,输出到什么地方去呢?地球放不下,就只能开辟外星殖民地了。从分析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我们可以知道,中产阶级社会只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然是阶段产物,必然不是永久的,最终只能是随着资本主义高度垄断地位的被打破而消失。

我们再看中国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中国正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同时国内还有数量庞大的从事直接生产的工人,围绕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生产都需要大量的从事非直接生产的人员。中国如果要形成数量庞大的"橄榄型"结构的中产阶级社会,前提就是需要更多的资本输出、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数量庞大的在国外从事直接生产的雇佣工人,以便让国内更多的人转到非直接生产的领域。在这一过程本身造成的经常过剩却让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得不火急火燎地寻找国外市场,但已经发展到高度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必定会为保持住自己的寄生地位而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一场惨烈的争夺战对于中国资产阶级将会显得如此迫切,以至于主动挑战、发了疯地要致对方于死地。那些迫切希望中国中产阶级美梦到来的学者一定想不到,最后等来的一定是帝国主义战争

 

美西战争:19世纪末美国、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市场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中产阶级到底是什么

资产阶级们的"小把戏"

资产阶级学者有个习惯,一旦发现了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事物,便立即宣布其为完美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理论的提出无疑属于这一类,"中产阶级"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调和了阶级矛盾,这次调和的非常彻底,完全没有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踪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消失的一干二净,对"中产阶级"论者来说"现代社会的支撑力量主要是中产阶级"
为了说明"中产阶级"社会对中国来说不是梦,把欧美国家搬出来当作事实例证便成为一种必要了。而且"中产阶级"理论就是从这些国家传过来的嘛!对于除了欧美之外的国家的情况,对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这些聪明的学者们则是不屑一顾的。更可笑的是,中国的学者们还没有完全地把"中产阶级"搞个明白,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它调和阶级矛盾的作用,对资产阶级的忠诚度可见一斑。

 

结论  

人类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围绕着生产进行的,同时也由于"中产阶级"理论所包容的非常宽泛的、从事不同社会活动的社会群体,所以从人类生产活动出发来对"中产阶级"理论进行研究,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中产阶级无论包括从事非直接生产群体的哪些部分都必然是围绕着直接生产来进行活动的。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不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如何把商品卖出去,为此与商品销售相关的从业人员随着生产的继续扩大变得越来越多;生产的扩大又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同时金融行业必然也会繁荣起来而需要更多的金融从业人员。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并不会因为那些从事非直接生产的人员数量增加而减弱,恰恰相反,由于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伴随着从事非直接生产的人员数量增加的是更多的人沦为雇佣工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非但没有因为所谓中产阶级的矛盾缓冲作用而减弱而且还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随着每一次危机的到来,这种对立便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资本主义社会中数量最多的是产业工人,受压迫最深的是产业工人,最具革命性的必然也是产业工人,而那些从事非直接生产的群体在革命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分化,选择各自的阵营。 随着资本主义走向灭亡,除了必要的生产计划管理、产品分配等人员,其他大量被浪费在从事非直接生产活动上的人员将会转到直接的生产活动当中,因为不用再为商品销路而费心费力;不用再建立一套严格的工厂监督体制;不用再利用金融搞投机。
  中产阶级的划分不重要,重要的是"中产阶级"起到调和阶级矛盾的作用。对这种理论进行批判,不仅仅是要证明其谬误,还要说明分析社会问题的一般方法。总之,要反资本主义社会的潮流,踢资本主义社会的"橄榄球"。  

 

后注:本文从生产角度出发,把人类社会群体分为直接从事生产的无产阶级和非直接从事生产但围绕着生产而活动的社会阶层,并对不从事直接生产的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对于从事非直接生产的社会阶层,构成比较复杂,没有详细分析。每一个行业都会有高层级的管理人员,但从事普通工作的始终是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