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朝霞>》之《 仪表局工人创作组》

时间: 2015-06-30 09:31:18
栏目: 历史视野
话题:

作者:段瑞夏

大清早, 延安中路的仪表局机关大院就热闹起来了。天井里,镂花槅板前的廊檐下满是人。 年轻姑娘背着黄色军用挎包,娴静地站在一边;四、五十岁的老师傅夹着人造革拎包,胸有成竹地朝天抽烟。最多的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摆出各种不凡的怡然自得的姿势高谈阔论。这些来自仪表局局属单位的业余作者当中,大部份是活跃在基层的土记者,极少在文革之前发表过作品。个别人在恢复不久的《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每周一版的副刊上登过小诗或者小散文。一九七一年,风暴过后的中国文坛如茫茫白地,从前的专业作家都在干校种菜浇园,喂猪养马。新华书店开始出现署名某某工业局业余创作组的小说集。仪表局落后了,但是不甘落后。这已经是第三次举办小说创作学习班了。 学员基本上是前两期学习班上的佼佼者。对于我来说, 这是第一次。

负责学习班的潘茵帆大约四十岁, 长得端庄秀丽。这天一早, 她就在办公楼外面的走廊上摆了一张长长的桌子,接受学员的报到,并收下各人的作品。 这一切我起先都不知道。直到我穿过人群,在老潘面前的签到簿上签名,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文学创作学习班。

"有作品吗?"老潘的普通话非常流利悦耳。

"我……我没有写过小说,厂里没跟我说过。"我呐呐地说。

潘茵帆旁边坐着一个穿军服的中年男子,皮肤黝黑,戴一副黑边眼镜,象个包龙图。他瞅瞅我的厂名,目光不屑地朝旁边一斜,不耐烦地说:"这个厂简直胡来,以为我们是抽壮丁,随便塞个人就算交差了事。"他转脸对老潘说:"老潘,要不让他回去吧。 滥竽充数没意思。 " 说完这番话,又朝我迅速投了一瞥说:"这不怪你, 你不知道。"

我的脸一定红了,如此被人轻视,觉得很不堪。我真的很担心老潘会叫我回去。

老潘没有理会那人的话, 她微微侧着脸, 清明的眼睛注视着我,认真地说:"我跟你们厂联系过了,政宣组的同志很推崇你。 没有作品不要紧,一起参加讨论,好吗?"

"好的。"我点点头,生怕穿军服的人再说什么,赶忙走到人群熙攘的大院里去了。我很快从别人口中得知,那人就是王沄,笔名冰夫。 他说话直来直去,人其实挺好。冰夫啊,我小时候读过他的诗:《红旗在碧波滚滚的海上飘扬》。还知道他二十来岁得过全国独幕剧创作奖。此时心头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学习班开始了,先听报告。 报社、出版社的编辑,文革前显露头角的工人作家,近两年在报纸副刊频频亮相的新秀纷纷被请来传授经验和技巧。什么"调动一切手段塑造主要英雄人物", "要多侧面,立体化", "主题、人物、故事乃小说之三要素", "情节不在多,在于典型。柴多了只会冒烟"说得天花乱坠,也都言之成理。我们用这些理论来剖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言者振振有词,听者诚惶诚恐。最后, 往往由老王作总评。学习班上最年轻的小吴用记者采访的口吻写工厂的新人新事, 文笔流畅而老练,大家都说好。以为报纸发表的也不过如此。老王皱着眉头说:"这篇东西很平常。作者是聪明的,袭用了一个成熟的套子,写得也圆熟。但是文学的生命是创新,如果突不破这个老套子,结果反而为聪明所误。"老王的话引来一片叹息声。小吴红着脸,信服地点头。老王又补充说:"我们都是自己人,互相吹捧是很庸俗的。"相反,年龄较大的钳工师傅华海文字质朴无华,内容扎实,很受老王好评。

我虽然没有作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了不少东西。老潘表扬我发言踊跃,我听了心里格外高兴 。到学习班结束的前一天,我突然夜不能寐,写了一篇《报喜》,反映工厂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写到凌晨五点,毫无倦意。走到操场, 听啁啾鸟鸣。 做了一遍广播体操,觉得舒坦极了。原来写小说是这样美妙的事,像洗了个冷水澡一样爽快; 又像长跑之后,汗水未干,手里提着外衣在校园散步。当天,在学习班上我献宝一般拿出自己的小说。 老潘非常高兴,夸奖我刻苦,并且马上停下其他活动,讨论我的作品。

因为是草稿, 有些地方自己也看不清,常念错。然而没有人笑, 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十分耐心地倾听,作简单的笔记。小说的反应很热烈,有些意见一时我还消化不了,我都一一记录下来。老王一直沉默着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别人的意见说得差不多了,老王抬了抬右手的肘弯,笑了,黑黝黝的脸上露出洁白的牙齿。这是我在学习班第一次看到老王的笑容。老王一开口,我就兴奋得红了脸。老王说:"小段这篇东西,很值得庆贺。这还不成小说,也不能发表。 但是,可以看出,小段同志很有文学素养。因为作品有热烈的生活气息,有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同志们不要以为自己来自生产第一线,生活便不成问题了。有时候,还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完,他转脸对老潘说:"看来,他们厂政宣组的人还有点儿眼力。"

我羞涩地笑笑。老潘没有笑,而是极其认真地说:"这只能说是个好的开端,还得继续努力。 小段,你说对不对?"我点了点头。面对老潘, 我总觉得像读小学时面对年轻的女教师。 讨论结束后,华海师傅抽着烟,眯眯笑着说:"后生可畏,起点不低啊。"这样的学习班后来举行了许多次:三天,两周,两个月,乃至少数几个人集中修改。 我们一直没有能发表一篇作品, 直到此时此刻,《朝霞》出版,《特别观众》的问世。

欧阳文彬和施燕平欢快地笑着给大家发书,每人一本。他们笑得那样舒心,像自己的孩子结婚,给来宾发放喜糖。因为是作者,欧阳额外多给了我两本样书。

当天学习一结束, 我跨上自行车, 急急忙忙赶往仪表局,找到老潘。

"老潘,《特别观众》出来了!"我递上书,兴奋地说。我尽量压低嗓门,脸上的高兴是不用掩饰了。

"哇,很漂亮的嘛!"老潘接过书,还未打开,先赞了一句。 她轻轻翻开书,马上惊呼起来:"噢哟,《特别观众》,还是第一篇!小段,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一声?不容易啊!" 我看见老潘的眼圈红了。我眼前浮现出老潘拎稿纸的身影:步履沉重,依然保持着舞蹈演员好看的身段。梧桐叶沙沙落在她的脚下。我不觉也鼻子发酸。

"小段,我们搞了两年多了吧?真难哪。 我真高兴极了! 这书外面有卖了没有?应该给党委送一本。我们终于亮相啦。"

我忙从书包里拿出另外两本样书说"过几天才正式发行。我一共有三本。"

老潘喜出望外,说:"好,给党委送一本,我们创作组一本,你自己留一本。你今天在局里吃晚饭吗?我这儿有饭票。"老潘拉开办公桌抽屉,取饭菜票。

"我回厂去吃了,还来得及。"我当时住在厂职工宿舍。从工厂到局机关自行车不过二十分钟。

"好,那你就快回去吧。噢,对了, 今晚市文化宫有一场文艺演出,节目质量很高的,你去不去看?"老潘看见抽屉里的两张票子,忽然灵机一动。

"好的呀。"我笑着说。

老潘取出票, 给了我一张, 一面说:"票子很紧张, 创作组的同志都没有寄。" 她看着手里的另一张票,略一犹疑,抬起笑眼问:"有朋友吗?要不要一起去?"

"好的呀。 "这天本来我就约了工厂的同事,女朋友小朱在陕西路三角花园碰头的,正好一起去看演出。

老潘把票子给我, 又叮嘱道:"万一你有事不能去,票子不要随便送人。市委领导同志要来看演出的。"老潘送我到机关大楼门口,又和我握手说:"小段,祝贺你。"

"不,老潘,应该祝贺你。"我为自己终于有机会说出对老潘由衷的感激感到轻松和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