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大师的陨落,是现代中国精英的一大损失

时间: 2015-07-21 07:59:16
栏目: 时事评论
话题:

林岛    来源:破土原创首发

【摘要】当人们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而只能任由自然和社会摆布的时候,就一定会产生出一种宗教性幻想,认为有一些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人类的命运,并期待通过与这些神秘力量的对话来拿回"命运"的主导权。古代的巫师、方士、牧师,今天的"大师"或者"仁波切",就是这种垄断了人与"神秘力量"交流通道的"使者",并利用这种垄断来收取租金。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已经毫无疑问变成了自然的主宰,但仍然是自己所创造、所生活的社会的奴隶(用马克思那个被用得烂俗的词汇来讲,就是"异化"),这就为"大师"们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像其他市场一样,鸡汤市场也被严重细分了。像王林这样的大师,基本上属于鸡汤界的"LV"、劳斯莱斯,属于顶级高端产品,是达官贵人的特供。而簇拥在李开复这些"成功学导师"背后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翻身无望的屌丝,这种鸡汤是支撑他们继续把白日梦做下去的唯一动力。除此之外,在中产云集的朝阳区,还散布着三十万散养"仁波切",领养这些"上师"的,基本上都是事业有成,追求文化品格与生活品味的中产阶级,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宁静"与"淡薄",因而既看不起屌丝们的功利,也瞧不上"大师"们的浅薄。身份的区隔与阶级的分野,在此一览无余。

王林大师最终还是栽了。没栽在别人手里,没栽在对自己口诛笔伐的媒体和网友手里,而是重重地栽在了自己手里。三十多年前,当大师意气风发从监狱中走出来的那一刻,不知道有没有算到自己还会有再次进去的一天。

王林"大师"是时代的产物,他走出监狱的那个年代,正是气功盛行,"大师"辈出的年代,他赶上了好时代!

那时候,正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幻灭,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亟需填充的年代。那个年代,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心灵鸡汤、成功学导师、国学大师、星座达人、段子手,基督教这些境外精神势力还没有大规模进袭中国市场,仁波切只是藏区土生土长的活佛,还没有染上东北口音并且带有浓厚的在《乡村爱情》演员海选第二轮被刷掉的既视感。在这种情况下,从中国传统中脱胎的本土"气功大师"们,就利用这个难得的市场空白期迅速崛起,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把马列主义与气功功理融为一体的"中国影子政府总统"张宏堡、用气功扑灭森林大火的严新、攻克艾滋病的"盖世华佗"胡万林、能让时光倒流的"藏密传人"张海,都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那个时候的王林,还只是一个凭借一点三脚猫功夫和原子弹都轰不透的脸皮,在江西省内积攒了一点小名气的三流小角色。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开始对以"气功"为代表的伪科学的持续打击,这些名扬天下的气功大师们或者身陷囹圄,或者远走异乡,群众性的"气功"运动从此销声匿迹。现在的中国大陆,除了大妈们的集体舞之外,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一人头顶一口铝锅"集体性活动了。

在群众性的气功运动结束之后,大师们从此远离了热爱他们的人民群众,告别江湖,退隐于庙堂,默默地周旋于各种达官显贵与社会名流中间。如果不是两年前马云与赵薇的造访,让王林大师突然暴露于媒体的聚光灯下,这位闷声发了二十年大财的大师,在这个月黑风高的美好夜晚,应该还在自己的法床上忙着为某位女明星"开光"。

王林大师并不是一个"奇迹"或"孤例",在中国的社会名流的身后,类似于王林这样的大师还有很多。同样崛起于八十年代气功潮的大师"曹永正",曾经被周滨之父称之为"我最信任的人",并利用这种"信任"构筑出自己庞大的政商王国。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赖仁琼曾在1994年10月写就的《奇人曹永正》中这样描述:曹永正"面对一个人、一张成年人的照片、一张名片,或者是一个人经常使用的东西,便可在几秒、几十秒之内,感知此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是无师自通的医生,许多大医院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症,被他手到病除;他还精通风水,许多海内外的房地产商经他指点秘授,便能依宝地而横发",甚至他的姐姐婚后因不孕症求医多年,也在他某天的忽然"感知"后果然发现怀孕……

这种只会一些三脚猫把戏的"大师",得到了把持了中国社会走向的最顶级精英群体的顶礼膜拜,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项奇观。这种现象绝不是像一些人所批判的那样,是因为"科学"精神不足而导致的愚昧、迷信与伪科学泛滥的产物。官员、明星、商人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精英的群体,也是接受过最好的科学教育的群体,但同时他们也是这个社会中最迷信的人群,王林大师的座上宾,基本上都是这几类人。

有些事情是科学可以解决的,比如造出飞机、坦克、原子弹;有些是科学解决不了的,比如迷信和宗教。早在远古时代,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迷信就产生了。当人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而只能任由自然和社会摆布的时候,就一定会产生出一种宗教性幻想,认为有一些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人类的命运,并期待通过与这些神秘力量的对话来拿回"命运"的主导权。古代的巫师、方士、牧师,今天的"大师"或者"仁波切",就是这种垄断了人与"神秘力量"交流通道的"使者",并利用这种垄断来收取租金。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已经毫无疑问变成了自然的主宰,但仍然是自己所创造、所生活的社会的奴隶(用马克思那个被用得烂俗的词汇来讲,就是"异化"),这就为"大师"们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前几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批判公务员迷信的文章。公务员的迷信程度之高,远远超过了其他社会群体。国家行政学院主持的对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调查发现,只有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迷信,半数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实际上,官员迷信的比例还要更高。官场上的迷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原因在于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官场上这么翻云覆雨、变幻无常。昨天还呼风唤雨、权势熏天,今天就身陷囹圄,为万众唾骂。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这种在官运和命运面前的无助感是官员迷信的主要原因。对于明星、商人来说,也是一样。今天还红得发紫、众星捧月般被人环绕着的明星,也许明天就被人遗忘了。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在这个充满着变幻、动荡的现代社会中,人就像一个无根的浮萍。现代社会的焦虑、压抑和无助感,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王林这样的"大师",实际上就是充满着焦虑感的现代精英的"心灵鸡汤",用看似"前现代"的手法来疗治现代社会的病。王林大师到底能不能用意念抓蛇或者是不是真的能隔空取物,这个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法力的大师,他承诺可以保护你的财富、权力和平安,然后你也真的相信了,而这就足够了。归根结底,这是送给达官贵人们的"鸡汤"。得到大师的护佑和开光之后,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痛了,睡得更香了,贪污腐败更有底气了。"大师"的重要性正在于此。

当然,像其它市场一样,鸡汤市场也被严重细分了。像王林这样的大师,基本上属于鸡汤界的"LV"、劳斯莱斯,属于顶级高端产品,是达官贵人的特供,能够亲近大师,本身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簇拥在李开复这些"成功学导师"背后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翻身无望的屌丝,他们内心充满着成功的焦虑与渴望,却无时无刻不陷于失败的境况之中,这种鸡汤是支撑他们继续把白日梦做下去的唯一动力。除此之外,在中产云集的朝阳区,还散布着三十万散养"仁波切",领养这些"上师"的,基本上都是事业有成,追求文化品格与生活品味的中产阶级,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宁静"与"淡薄",因而既看不起屌丝们的功利,也瞧不上"大师"们的浅薄。身份的区隔与阶级的分野,在此一览无余。

可以说,在官员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的今天,如果没有王林们提供的"鸡汤"和"靠山石",刘部长们的精神世界一定会更为痛苦,官员自杀率一定会大为提升。可是大师的作用不会仅限于此。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曾经说过,"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所以"改革只能通过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通过贩卖鸡汤结交了各路权贵、富商、明星之后,大师就变成了权力和金钱的利益连接点。被杀害的邹勇和王林之所以曾经能够亲如父子,就在于王林带他结交了刘志军,并通过刘志军拿到了一个被行政权力否决了的项目。民营企业家通过王林这个通道,成功赎买了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行政权力,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和民营经济的壮大。可以说,王林大师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

总而言之,王林大师们的存在,提升了公仆们的幸福指数,帮助我党挽救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同时还活跃了经济,带动了就业,推进了改革,壮大了民营经济,统战了一大批优秀的荧屏女星,扰乱了国内外阶级敌人的视线,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王林大师的陨落,是我党、我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损失。我谨代表芮成钢(顺便代表亚洲),向王林大师的陨落表示深切的遗憾和沉重的哀悼!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度悲伤。因为,一个大师倒下去、千百个大师站起来。